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也逐渐增多。北京市作为中国代表性城市,并且在经济发展和贸易规模上都处于国内省市中的领先水平,研究低碳经济视角下北京市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贸易对碳排放和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省市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分别对低碳发展视角和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贸易结构评价指标进行推导和修正,并对两者进行现状分析。进而假设对北京市贸易结构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分析调整对合理度指数和贸易碳排放量的影响,综合衡量得到低碳经济下北京市贸易结构调整策略。对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本文选取古典贸易理论提出的观点:贸易带来的资本积累和资源配置效应,新贸易理论强调的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贸易结构通过影响产业结构间接影响经济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下列公式推导和测算。首先,根据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结构,加入对加工贸易和调入、调出等变量,假设不区分中间使用的进口量及调入量、市内最终使用的进口量及调入量,推导得到出口、调出部分诱发的北京市内碳排放量,以及因进口和调入部分节省的北京市内碳排放量。低碳视角下的现状分析得到贸易整体上增加了北京市的碳排放量,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调出诱发生产碳排放量大于出口诱发生产碳排放量,调入减少碳排放量大于进口减少碳排放量。其次,在对传统影响力系数和敏感度系数计算公式采取加权平均法基础上,将系数和贸易排名对比的思想加入到公式,并修正得到北京市的贸易合理度系数计算公式。根据02、05、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到近年来北京市各合理度指数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即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下北京市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最后,综合两个角度下衡量指标,假设出口或调出增加10%,以及进口或调入减少10%的情况下,对比碳排放量变化和合理度指数的变动。以一定的贸易合理度指数的增加需增加较少的碳排放量为原则,得出北京市贸易结构调整的最优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