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率极低,致残率、死亡率高。目前认为MS是遗传、感染、居住环境等多病因引起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太清楚。胸腺是重要的免疫器官,T细胞通过凋亡去除无自身免疫耐受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稳定。自体免疫性疾病与自身免疫耐受失常关系密切。研究表明胸腺细胞凋亡与多发性硬化有较大关系。目前对胸腺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探讨了EAE单病程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为其胸腺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 6~8周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1)正常组(2)EAE组,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期分别称体重,免疫后每天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进食水情况、大小便情况、尾部与肢体力量等。于发病后按第3天、第5天、恢复期分组,每组随机取10~12只大鼠,取出胸腺,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并于光镜、电镜下观察胸腺细胞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比较胸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电镜,光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显示典型EAE模型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变化。大鼠胸腺光镜观察:正常组和恢复组结构基本一致,皮质髓质分界清楚,淋巴细胞密集,核呈蓝紫色;第三天组、第五天组,与恢复组比较时,第三天组凋亡细胞更多,呈现显著的胸腺萎缩,皮质明显变薄,淋巴细胞数减少,细胞松散,凋亡细胞数增多,核染色质浓缩,核固缩;而第五天组与第三天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大鼠胸腺电镜观察:正常组和恢复组皮质内可见许多淋巴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线粒体无膨胀,粗面内质网发达,细胞核密度高,染色质分布均匀,常染色质较多,呈现明显的电子低密度区,呈现染色质沿核膜分布,核仁清楚,细胞膜完整。第三天组与第五天组淋巴细胞较正常组减少;第三天组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大鼠胸腺重量:正常组327.17士40.71,第三天组135.833士40.88,第五天组229.83士62.66,恢复组307.17士49.60;第三天组与第五天组大鼠胸腺重量与正常组大鼠胸腺重量相比有差异,两组间相比有差异(P<0.05);正常组和恢复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胸腺指数:正常组1.47士0.28,第三天组0.74士0.13,第五天组1.48士0.33,恢复组1.36士0.24;第三天组大鼠胸腺指数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大鼠胸腺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为:正常组3.98%士1.05%,第三天组10.36%士3.75%,第五天组3.69%士0 .67%,恢复组3.26%士0.41%;第三天组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率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AE模型中,发病大鼠存在细胞凋亡;发病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在发病后第三天最高,第五天较第三天减少,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别。胸腺具有可复性。电镜是细胞凋亡的有效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