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去松果体对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的影响及外源性给予褪黑素预防PHN效果的研究,探讨松果体功能衰退是否参与PHN的发生。 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n=10)。a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b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灭活HSV-1;c组:假手术接种HSV-1;d组:假手术接种灭活HSV-1;e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 HSV-1,每天外源性注射褪黑素;f组:去松果体接种灭活 HSV-1,每天外源性注射褪黑素。病毒接种部位在左下肢胫骨前皮下,褪黑素用量120mg·kg-1·d-1于8am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大鼠背部皮损变化情况,分别于接种前(T0)和接种后1d(T1)、5d(T2)、10d(T3)、20d(T4)、30d(T5)进行机械痛觉反应评分。T5时经测试0.6g Von Frey纤维机械痛觉反应评分≥0.5或4.0g Von Frey纤维机械痛觉反应评分≥1.17的大鼠视为产生了PHN,计算各组PHN发生率;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大鼠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HSV-1 DNA。 结果: 1.一般情况:a、c、e组大鼠在接种后4~6天出现皮损,7~9天达到高峰,后逐渐恢复,且多数大鼠出现舔后爪或咬后爪的现象,b、d、f组大鼠背部皮肤无变化,未发生舔后爪或咬后爪的现象; 2.机械痛觉反应评分:a、c、e组在T1~5时点升高(P<0.05),显著高于b、d、f组(P<0.05);3. PHN发生率:c组、e组明显低于a组(40%、40%vs90%)(P<0.05);4.大鼠背根神经节中HSV-1 DNA检测:a、c、e组呈阳性,b、d、f组呈阴性。 结论:大鼠去松果体可增加HSV-1感染后PHN的发生率,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可有效预防PHN,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功能衰退可能是PHN的病理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