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参数观测的无人驾驶主动抗扰纵向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车辆的纵向控制是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环节,其本质为车速控制。然而车辆动力系统的非线性、车辆参数与道路环境的变化、系统未知的扰动等因素都会影响车速控制的效果,因此设计一种纵向车速自适应控制器是当前工程领域的迫切需求。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参数观测的主动抗扰纵向控制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设计了用于估计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的耦合观测器。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基于递推最小二乘(RLS)及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设计了质量与坡度耦合观测器,将在线观测的结果用于模型前馈控制中,并搭建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来验证观测效果。仿真表明,车辆质量观测的平均误差约为2.03%,道路坡度观测的平均误差为2.70%,观测精度满足模型前馈控制的要求。其次,设计了基于耦合观测器的模型前馈(MFC)纵向控制算法。将耦合观测器观测出的质量与坡度值更新至模型前馈控制器中,实时改变控制器结构参数来实现对控制量的补偿,然后设计驱动和制动切换逻辑策略,确定输出油门控制量或制动控制量。再次,设计了基于自抗扰(ADRC)反馈的纵向控制算法。其中,ESO可实时观测系统扰动并在控制端进行补偿,将复杂的纵向动力系统改造成纯积分环节,然后设计反馈控制率,只需整定b0、观测器带宽和控制器带宽三个参数即可,降低了调参工作量。模型在环仿真(MIL)结果表明:当车辆由空载1800 kg和水平0°工况切换至满载2100 kg和上坡6°工况时,PID的控制误差由3.31%增加到9.16%,而ADRC与MFC联合控制算法的控制误差由0.86%变为1.26%,其控制品质较于PID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最后,完成了纵向控制算法的硬件在环(HIL)测试和实车验证试验。开发了面向无人驾驶底层控制的XCU控制器,与dSPACE联合完成HIL测试。最后在无人驾驶比亚迪车辆上进行了实车验证,实车测试结果为:该控制算法只需4~5s左右即可控制无人驾驶车辆从怠速加速至目标车速15 km/h或30 km/h,响应性和稳定性较好。采用相同控制参数在环形道路、施加外部扰动、阶跃变化目标车速等多种工况下进行算法自适应性测试,验证了纵向控制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综上,本文提出的基于模型前馈及ADRC反馈的主动抗扰纵向控制算法能有效抵抗车辆参数及道路环境变化等系统内外部扰动,自适应性能好。
其他文献
本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在社会时空变迁中,不同的阶段我国农村分家制度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从分家实践的变迁中所感知到的社会的变化和结构的转型。从传统时期到土地集体化运动
近年来,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燃油汽车已逐渐被电动汽车所代替。由于单个电池电压和容量有限,需要大量单体成组来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需求,如何对这
工程结构屈曲问题的发生很大的影响了结构原有设计承载能力,所以在对结构屈曲问题的判断上,结构设计工程师面对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由于屈曲问题的复杂性,对屈曲问题的理论研
全球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安全问题使电动汽车得到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的关注。由于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良好的调速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中,而电
随着人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对于控制速度和系统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控制器和作动器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时滞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控制过程中,信号的采集和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而成的CBN-WC-1OCo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还具有比CBN材料更好的韧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刀具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将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尤其对被加工零件的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究CBN-WC-10Co材料的耐磨性能变得愈发重要。本文针对不同CBN颗粒粒径的CBN-WC-1OCo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各种土地利用的需求急速上升,使得土地空间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对应的土地资源问题逐渐凸显,区域空间开发无序越发严重,引导和调控空间资源配置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未能有效发挥空间治理效力问题。当前我国资源数量与质量日趋紧张、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状况形势严峻。本文以阜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阜平县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近年来,我国在油品脱砷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在临氢脱砷领域。但由于FCC汽油等轻质油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烃类,临氢脱砷的温度、压力都相对要求较高,在反应过程中不仅降低了汽油的辛烷值,而且带来一系列的副反应,如结焦堵塞设备、使催化剂失活等。因此,研究者们又把目光聚焦到常温脱砷这一手段。常温脱砷以化学吸附为主,砷化物与活性相结合产生电子云偏移,吸附在载体表面。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得出,脱砷催化剂的
三江源区(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TRHR)位于青藏高原(Qinghai-Tibetan Plateau,QTP)内部,以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重要的生态价值成为了东亚地区的典型研究区之一。
本研究以多孔生物炭为载体,通过表面沉淀法将纳米CaO_2负载于生物炭表面及孔隙中,制备出一种高效除磷的纳米CaO_2/生物炭(nano-CaO_2/BC)功能材料。同时考察了主要的制备条件对材料除磷性能的影响,并对合成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充分的表征分析。以磷酸盐为目标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批试验考察了nano-CaO_2/BC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除磷性能,探究其吸附条件。同时,结合吸附模型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