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钢铁产业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区域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在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钢铁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经营环境恶化和环保压力空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未来钢铁需求,判断钢铁合理产能,调整优化钢铁产业发展布局,对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从总体和区域钢铁合理需求分析出发,在判断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分析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提出我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建议,以期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线索。本文运用钢铁需求的“S”形规律和部门需求分析法对未来20年我国钢铁的合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钢铁需求已步入峰值区,峰值期间我国钢铁需求总量在7.3~7.5亿吨之间。按照“S”形规律对我国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显示:乐观情境下,未来钢铁需求趋势将呈缓慢下降态势,到2025年前后达到稳定,后平台期消费量在6~6.6亿吨之间。按照部门需求分析法对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建筑业在钢铁消费结构中将快速下降,到2035年降到38%,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钢铁的需求将会上升。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和钢铁运输半径作为划分标准,将我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通过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钢铁消费水平进行分析,运用“S”形规律对不同区域钢铁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钢铁需求的峰值区间,未来该地区钢铁需求量将会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水平,但需求占比会有所下降;其它三个区域钢铁需求还会呈较快的增长趋势,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个地区将在2017~2020年前后先后达到钢铁需求的顶点,顶点时钢铁人均消费量分别在470~490kg左右、320kg左右和350~380kg左右。通过对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呈现东多西少、北重南轻,内陆多、沿海沿江少,缺水地区钢铁产能比重大,资源依托为主的格局和钢厂城市型布局依然明显几个特征。通过对影响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目前影响钢铁产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铁矿石、废钢等资源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而环境因素对未来钢铁产业的合理布局会起到较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趋势,结合需求预测的结果,判断了未来我国钢铁合理产能。总体来说,我国保持8-9亿吨的钢铁产能是相对合理的,但生产结构中,电炉钢的产能占比将会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对我国未来的废钢供应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判断2020年以后我国废钢资源的供应能力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届时,电炉钢产能也将较快提升,预计到2035年,我国电炉钢产能占比将达到55%。依据不同区域的需求水平和出口能力分析,本文也对不同区域的合理产能布局进行了判断,未来东部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将会有所下降,并将大幅转变生产结构,预计到2035年,东部沿海地区电炉钢产能占地区总产能比例将达到70%左右;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区域内钢铁产能将会适量扩张,但主要是通过承接通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式增加产能,产能扩张以满足本区域内需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