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8岁未成年人数量已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 17.4%。其中,0-3岁婴幼儿数量约6031万,占未成年总数的26%,婴幼儿群体是未成年群体的重要分支1。婴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优良教育关乎国家未来的繁荣发展。IFLA于2007年颁布第一部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专门指南性文件——《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我国政府至今已颁布多个文件强调要推进婴幼儿文化服务事业,但国内公共图书馆界的婴幼儿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仍然处于初级低水平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众多公共图书馆早于20世纪末就已有开展婴幼儿服务的实践案例,且专业度高、成效佳、影响广。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展开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的研究。因婴幼儿群体的心理与生理的特殊性,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服务要充分考虑到婴幼儿的认知特点、服务需求、教育要点等。无论是从婴幼儿潜能开发、儿童权利维护等儿童发展教育角度,还是从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优势、使命、原则等问题出发,公共图书馆都在社会性婴幼儿服务中占据主体地位。理论研究上,我国学术界缺乏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研究的重视,呈现研究成果少,层次低,结构相似等不足。研究内容停留在婴幼儿服务案例分析和宏观层面对策两个方面,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思考,与构建专业系统的研究体系尚存在巨大差距。理论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实践成果,如何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婴幼儿服务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最大的难题。据笔者对婴幼儿家长与公共图书馆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服务总体开展情况不佳,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服务程度和成果差异大,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面临缺乏理论指导、资金紧缺、服务对象需求与服务馆员质量的矛盾等困境。对此,笔者不仅对国外著名的婴幼儿服务案例和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日常服务进行解读分析,总结若干值得学习的经验,还针对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现状,包括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多方面系统策略,帮助我国公共图书馆打破瓶颈,开展特色专业的婴幼儿服务。笔者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要办好婴幼儿服务,需从资金、宣传、馆藏、基础设施设备、馆员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实践管理评估等七个方面入手,着重强调婴幼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持续性,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统一步伐,才能让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服务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