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局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影响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局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术前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患者共30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将急性血栓形成、血管破裂出血、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认定为局部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组与对照组。局部并发症组共纳入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71.2±8.4岁,对照组共纳入286例。男190例,女96例,平均年龄66.7±13.1岁。对两组间所收集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归纳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局部并发症组有吸烟史患者比例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37.7%,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2、局部并发症组舒张压为76.3±9.5,对照组舒张压为82.5±14.5,经t检验,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3、局部并发症组患侧股动脉壁钙化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4、局部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管病变分型.经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5、将吸烟、脉压差、患侧血管壁钙化、分型4个进行评分。并作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74.4%,在评分为3分时其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88.8%。结论:1、吸烟史是引起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局部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2、血压水平与局部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脉压差的增大为增加局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3、患侧股动脉动脉壁钙化患者更易于发生局部并发症;4、按下肢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型,1型3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4型患者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高。5、将吸烟、脉压差、患侧血管壁钙化、分型4个综合评分对局部并发症发生有一定预测意义。第二部分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系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影响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术前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患者共30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将休克、心肌梗塞、急性心衰、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认定为系统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系统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系统并发症组共纳入11例。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76.6±11.9岁,对照组共纳入291例。男196例,女95例,平均年龄66.6±12.9岁。对两组问所收集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归纳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系统并发症组年龄为76.6±11.9,与对照组66.6±12.9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有心脏疾病患者比例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14.4%,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3、Fontaine分级中系统并发症组Fontaine IV级患者(63.6%),比例远高于对照组,(16.7%),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4、系统并发症组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系统并发症组胸片阳性比例(63.6%)明显高于对照组(28.2%),P<0.05.有统计学差异。6、系统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管病变分型.经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7、将年龄、心脏疾病、Fontaine分级、胸部平片结果、造影分型进行评分并作出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81.6%,在评分为4分时其敏感度为27.3%,特异度为100%。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高,患者在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风险亦增加;2、既往有心脏疾病患者发生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风险高于无心脏疾病史患者:3、Fontaine分级为4级患者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风险增高;4、与对照组相比,系统并发症组白细胞增高,血红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问延长,但与临床正常值重叠较多,缺乏临床指导意义。5、胸部平片出现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影增大者更易出现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6、下肢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型,4型为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的高危因素。7、将年龄、心脏疾病、Fontaine分级、胸部平片结果、造影分型综合评分,对系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预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