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教育公平特别是高等教育公平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率也逐步提高,相比之下高等教育是更为稀缺的教育资源。上世纪90年代起,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高校扩招改革。高校扩招直接效果之一是高等教育机会的爆发式增长,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4.33%,部分省市高考录取率甚至高达90%,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早期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这意味着,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梦。但是高等教育机会“量”的扩张未必带来高等教育机会“质”的公平分配。最近关于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就读比例越来越低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考入清华北大学生中农村出身的只占15%,其他一些重点大学比如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低于30%,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享有机会的公平性提出质疑。本文选取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浙江省各阶段、各层次教育发展情况梳理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不同质量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然后使用计量手段对调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文章重点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以社会分层的视角,使用阶层辈出率方法考察浙江省高等教育机会呈现的总体分配特征以及家庭背景诸因素在教育机会阶层分配差异中的作用;其次,使用扩展的辈出率指标和结构辈出率指标刻画浙江省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特征,着重分析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最后,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序次logistic模型对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文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第一,浙江高等教育群体分布存在严重机会不均等,高等教育质量分层与社会群体阶层存在强关联性,EMI假说在我国比MMI假说更有效。优势阶层家庭子女享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远高于低层家庭子女,而农村户籍家庭、父母从事低层次职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以及位于较低收入组家庭的子女更多接受的是低层次质量高等教育。第二,是否接受优质高中教育显著影响优质高等教育的享有机会,优质高中教育的影响几乎不受社会阶层其它群体特征变量所影响,表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惯性特征。第三,户籍、家庭收入、社会阶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群体特征变量对能否享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不是非常稳定,但不同质量教育享有机会在社会阶层的两端表现的显著差异说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并不是完全按照需要分配的。论文主要创新点:第一,在优质高等教育度量方法上,对比国内不同测度方法(特别是Yousapronpaiboon(2014),Gojkov(2015)和邓峰(2013),文静(2015)等文章使用方法),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特征,就是各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与高等学校层次有很强相关性。为保持研究可比性,本文对浙江高等教育优质程度采用高等教育服务提供院校层次予以刻画。这种度量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主观性度量偏误,而且还可以处理不同类型高等院校所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不可比性。第二,研究数据上,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研究是基于浙江高等院校2014级大一新生的微观调查数据,而非国内已有研究采用的宏观分析,可以避免宏观数据掩盖下地区差异导致的计量偏误。第三,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许多忽略了大学以前受教育阶段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在现行单一的高等教育招生录取体制下,高中学校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以及获得何种质量的教育机会,因此本文在研究中还分析了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在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取中的作用。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使用的方法大部分是简单的单变量描述性分析,这种分析容易掩盖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不能准确反映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决定因素。本文除了使用辈出率指标描述性分析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现状,还将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序次logistic模型具体分析家庭背景各因素在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