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进程和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加速,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不仅给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带来了一次良机,同时也使得我国城市供水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剧了供水需求矛盾。因此,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困境:在保障充足的城市供水与安全的饮用水的同时又要解决城市供水行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监管的制度供给问题。为此,中国对城市供水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对供水行业进行监管改革。尽管国家对城市供水行业做出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但水资源短缺、低质的饮用水、行业生产效率低下仍是当前大多数城市所要面临的突出难题,监管改革是否促进了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供给能力的提升?我国是中央集权性的国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控制力,但为何中央的政策却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呢?政府怎样才能实现城市供水行业的保供给、促效率的目标呢?首先,本文检验监管改革是否促进了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供给绩效时,使用2005-2013年间城市供水行业的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从市场准入、价格监管两方面检验了政府监管改革是否促进了城市供水行业综合生产能力、供水总量以及居民用水普及率水平的提高。其次,在分析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时,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纵向分权的激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种激励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4个省(市)级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官员晋升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第一,分析监管改革是否促进了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供给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a)价格管制监管对城市供水行业的供给绩效并没有直觉上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的收益率价格监管没有带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和供水总量以及用水普及率的提高。(b)进入监管对城市供水行业供给绩效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发现进入管制对城市供水总量以及综合生产能力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二,对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a)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以及官员晋升会提升城市供水行业的供水总量水平。(b)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供水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官员晋升机制不利于提升城市供水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综上分析,随着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政府主导的改革在投资主体多元化、供水企业民营化、市场开放竞争等方面虽取得显著的效果,政府所做的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城市供水行业的总量水平,但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供水行业改革相对滞后及缺乏有效系统设计和整体持续推进,传统的计划经济管运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管运体制以及项目建设为核心的行业发展策略,仍然制约着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之所以会这样,从根本上讲,分权下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压力才是这些问题的关键。财政分权体制使得省级政府获得了较大的政策决策自主权,使其可以考量本地区实际情况后,灵活、及时地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决策。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供水和供水行业的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提供。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与喜人的经济增长绩效相比,中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绩效远不能令人满意。供水行业改革缓慢、整体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地区差异显著。官员本区GDP增长率的经济绩效指标成为了各级政府官员追求的主要目标,地方政府领导者之间围绕着以GDP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官员晋升锦标赛”。因此,分权体制虽确保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官员拥有奖惩的绝对权威,但是这种强的激励和约束使得地方政府直接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该地区的居民负责。地方政府对城市供水行业的供给总量与行业效率有着不同的兴趣,地方政府对城市供水行业生产效率的动力不足,因而可能使得城市供水行业发展面临困境。换句话说,只要我国政府治理的激励结构不发生变化,地方政府就不可能会有内在的动力去进一步改善并提升供水等公共服务的总量与效率水平,中央政府在供水行业改革政策的良好意愿就缺乏自动实行的机制。立足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现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持续高效的发展,破解当前面临的困局,中国政府应考虑这三个建议:(1)明确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2)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转变地方政府决策偏好;(3)建立城市供水行业多元监督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