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祁连造山带北接阿拉善地块,南连柴北缘-西秦岭造山带,西邻柴达木地块并被阿尔金断裂所截,是秦祁昆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祁连南缘发现一条规模巨大、出露较为连续的弧岩浆岩带,记录了俯冲带岩浆起源、迁移、储存及侵位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本文选择中祁连西段盐池湾地区乌兰窑洞岩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岩石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造山带北接阿拉善地块,南连柴北缘-西秦岭造山带,西邻柴达木地块并被阿尔金断裂所截,是秦祁昆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祁连南缘发现一条规模巨大、出露较为连续的弧岩浆岩带,记录了俯冲带岩浆起源、迁移、储存及侵位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本文选择中祁连西段盐池湾地区乌兰窑洞岩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岩石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测试以及岩浆结晶温压条件估算,以揭示这些岩石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并探讨与岩体形成密切相关的壳幔相互作用形式及其在弧岩浆成因中的意义。本文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乌兰窑洞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正长花岗岩组成,其中发育多期花岗岩脉、辉绿岩和安山玢岩脉和闪长质暗色包体等。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三组年龄,第一期分为为475~460 Ma、第二期455 Ma和第三期445 Ma。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研究进展,第一期岩浆活动形成于弧背岩浆演化阶段,后期岩浆事件可能代表了弧后盆地伸展过程。2.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εHf(t)值均小于0,表明岩浆源区存在大量地壳物质,结合多数样品高MgO、Cr、Ni特征,指示源区有幔源岩浆参与,说明该地区存在明显的壳幔相互作用。随着锆石U-Pb年龄逐渐变年轻,锆石的εHf(t)值富集程度降低,反映了幔源组分的增加,该特征可能与弧后伸展过程有关。3.475 Ma时期的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可能代表初始岩浆组分,俯冲板片熔体及沉积物与幔源岩浆混合形成富钠的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侵位深度为7.21 km~8.99 km;拉斑质石英闪长岩结晶深度为12.98~20.35 km,可能代表该时期岩体最大深度;467~460 Ma时期以暗色包体为代表的基性岩浆作用导致了早期岩浆储库发生结晶分异,形成堆晶岩和高硅花岗岩,使得岩体继续生长,闪长岩包体侵位深度为8.78~10.94 km,二长花岗岩侵位深度为2.24~4.94 km。该期岩浆整体代表了岩体从深部到浅部的侵位、分异和就位历史;第二期和第三期岩浆事件主要为一系列壳幔混合源的闪长质脉体,代表了晚期深部岩浆源区特征。本文对乌兰窑洞侵入杂岩体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缺少Sr-Nd同位素分析,无法对岩浆源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有待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其他文献
祁连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东西的中央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阿拉善地块和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复杂的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祁连造山带通常被划分为:北祁连、中祁连和南祁连构造带。在祁连造山带内,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沉积地层广泛分布,其形成时代和物质源区存在不同认识,制约了这三个构造带块体属性的恢复和构造演化历史的对比研究,阻碍了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的深入探讨。对此,本论文对祁连山
双瓣壳类节肢动物在全球寒武纪海洋中广泛分布,是寒武纪时期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类群和典型代表。它们的起源、演化及生态学研究是对早期后生动物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描述了峡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水井沱组下段两种双瓣壳类节肢动物,双刺小木舟虫Caudicaella bispinata comb.nov.和宏大孙氏虫Sunella grandis。新属主要以壳瓣前背角出一条从基刺延申至
寒武纪第三期云南澄江生物群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软躯体动物化石,其代表了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澄江生物群迄今为止,已发现逾280个物种,包括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其中的古虫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它的躯体为两分,前体具有五对鳃裂,后体为具有游泳功能的尾部。古虫动物门的发现是在澄江生物群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并报道的古虫动物门有2纲(古虫纲和异形虫纲),10属,
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之交的界线(Guadalupian-Lopingian Boundary,简称GLB)被认为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第一幕,大量?类有孔虫以及浅水生物遭到灭绝,事件之后吴家坪期主要底栖有孔虫的摄食方式、生活位置等生态习性发生了改变。四川盆地作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发育相对完整的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系,是研究该界线事件的理想场所。论文以川东地区两条野外剖面(四川广安华蓥山二崖剖面和
近些年来,在青藏高原快速升温的背景下,藏北高原内流区内的冰川与湖泊均呈现加速变化趋势,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生产安全带来了若干潜在风险。虽然已有研究针对内流区内的单个或几个湖泊定量分析了湖泊水量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整体流域尺度上的冰川变化及其对湖泊水量变化的贡献程度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分析了2000-2016年藏北高原内流区冰川的面积与表面高程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定性讨
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全球山地冰川普遍加速退缩。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发育有除南北极以外最为密集的山地冰川,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雅鲁藏布江作为青藏高原主要河流之一,是我国外流河中发育冰川规模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海洋型冰川的主要分布地区,流域内的冰川变化对南亚地区的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平衡、防灾减灾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数据资料等因素的限制,该地区现有的冰
花岗岩是造山带重要的物质组成之一,可形成于造山带演化、陆壳生成和破坏的各个阶段,是研究大陆造山事件的良好线索。奥长环斑花岗岩(rapakivi granite)作为一种特殊的花岗岩类在上世纪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通常认为其指示后造山伸展或非造山构造环境。在秦岭造山带内也存在具有“环斑结构”的印支期花岗岩体,然而其侵位机制却长期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以东秦岭沙河湾环斑结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从岩体内部组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多有害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气候的发生,对我们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环境问题受到了广大学术界的重点关注。上新世(5.3-2.6Ma)是全球平均温度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大陆构造和海洋深度与现代最为相似的一个持续温暖期,同时中国黄土高原上新世的古季风变化是上新世古环境气候主要组成之一,因此重建上新世的古气
建设低碳城市,追求绿色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泉城济南坚持走低碳路线,从绿色建筑、资源循环、生态修复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日趋成为大家推崇的良好风尚,建设低碳城市,追求绿色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泉城济南坚持走低碳路线,从绿色建筑、资源循环、生态修复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低碳城市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战略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战略激进度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的战略越激进,其融资约束越严重;激进型战略下的管理者更善于伪装,具体表现为激进型战略下代理成本提升的管理者伪装行为,最终导致融资约束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