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病理表现,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MRI特点及病理基础。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共55例,其中45例经手术切除证实,另10例经粗针穿刺证实,分析其MRI及病理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其中13例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内部强化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由一名病理科医生分析在炎细胞浸润背景下,病灶的4种主要镜下特点如下:脓肿、导管扩张、炎性囊肿、其他炎性表现(肉芽肿,纤维化,脂肪坏死)。 结果:55例中,29例(52.7%)表现为肿块样强化,26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47.3%)。55例中,共有38例表现为环形强化,其中24例(63.1%)环壁厚度小于3mm。环形强化的病理基础为:脓肿10例(26.3%),导管扩张14例(36.8%),炎性囊肿14例(36.8%),其他炎性表现10例(26.3%)。共13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其病理基础为:脓肿6例(46.2%),导管扩张3例(23.1%),其他炎性表现6例(46.2%)。簇集状强化及均匀强化各2例,其病理基础均为其他炎性表现。13例行DWI检查的患者中,11例环形强化病例在DWI上表现为中央高信号,囊腔ADC值的中位数为0.963×10-3 mm2/s。2例不均匀强化病例在D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ADC值分别为1.4×10-3 mm2/s和1.17×10-3 mm2/s。 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在MRI多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在DWI上呈中央高信号,囊腔ADC值较低。了解乳腺炎性病变的不同内部强化类型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正确诊断。 第二部分MRI对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状况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恶性,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共87例,再次手术前均行MRI,运用BI-RADS分类标准对MRI表现进行评估[1]。 结果:87例中28例(32.2%)经病理证实为病灶残留[1]。BI-RADS分类为2类及3类的共42例,其中4(9.5%)例病灶残留,其中50%(21/42)的患者行乳腺保乳手术;另45例病人的BI-RADS分类为4类及5类,其中24(53.3%)例病灶残留,其中8.9%(4/45)的患者行乳腺保乳手术[1]。MRI诊断残留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24/28),64.4%(38/59),53.3%(24/45),90.5%(38/42)[1]。MRI各种征象中,导管样强化、节段性强化及结节样强化提示残留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8%、71.4%和54.5%[1]。 结论: MRI有助于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评估,导管样强化、节段性强化及结节样强化提示病灶残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