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自我发展压力研究与实践——以A校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发展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逐步主动、自觉地协同发展个体的知、情、意、行,并尝试实现自我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在实际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能主动设计目标、制定计划、协调关系,预见结果,并伴随有自我体验的情感活动,以及自我监控的认知能力。 高职教育是中国近年来新兴的一个高等教育类型,其教育教学理念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教学口径由针对岗位拓宽到职业或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教学目标由单纯为了就业走向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由突出强调实用技能的获得转换到既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又注重实际技能训练,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上愈来愈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当前我国的高职师资队伍总体上还是学科型与学校型占主导,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师资队伍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双师素质”及“双师结构”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在给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课题的同时也给长期致于书本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传授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带来了自我革新的发展压力。A校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接受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更名办学定位重新确定、创建重庆市市级示范院校、大学城校区搬迁教学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让A校的教师感受到巨大的自我发展压力。 教师的自我发展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而关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压力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主要介绍了自我、自我发展等基本概念、功能、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压力、职业压力、自我发展压力等概念的涵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调查分析A校教师自我发展现状及自我发展压力感受程度,探讨A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授课类别、不同身份类别、不同岗位类别的教师自我发展压力是否存差异,教师在年龄、职称、任教课程上的主效应及年龄与职称、年龄与任教课程、职称与任教课程、任教课程和是否双师的交互作用是否显著等,从而全面掌握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的整体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自已编制的《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调查问卷》,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检验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通过对全院288名教师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 1、A校教师自我发展状态整体情况良好。 2、A校教师存在中等程度的自我发展压力。 3、A校教师在自我发展压力上,年龄、职称、任教课程的主效应显著,年龄和职称、年龄和任教课程、职称和任教课程、任教课程和是否双师的两项交互作用显著。 4、A校男教师自我发展压力整体上大于女教师。 5、在工作条件与工作负荷因素及个人期望因素上,不同年龄教师差异显著。 6、A校教师不同年龄、教龄教师自我发展压力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7、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在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低学历教师整体上大于高学历教师。 8、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在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级职称教师压力最大,而正高职称教师压力最小。 9、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在授课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整体上专业课教师压力最大,而专业基础课教师压力最小。 10、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在身份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整体上专任教师的压力大于兼课教师。 11、A校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在岗位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12、当前A校教师在应对自我发展压力中表现比较积极、理性和务实,能采取促进个体适应的应对方式。
其他文献
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是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发展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的基础。它主要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及其应用性。为适应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
认知风格是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习惯化的态度和风格。认知风格的不同不仅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
学位
长期以来,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均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它困扰着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兴奋剂泛滥体坛,就像一颗毒瘤,从危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开始,慢慢侵入体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