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用来引导和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纠正市场机制缺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产业经济实践领域里亟待论证的一个实证问题。本文整理了中国国家和辽宁省十五、十一五期间五年规划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分别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两个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选取21类制造业产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额、从业人员数量和产业政策作为自变量,工业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建立面板模型,根据F统计量和豪斯曼(Hausman)检验对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进行选择,重点分析虚拟变量产业政策的系数以及其他自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其次为了检验国家和地方层面效应结果,本文选取汽车产业作为单一研究对象,将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时间2004年作为1991年至2012年的分隔点,对两个时间段采用带有时间虚拟变量的协整方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时间虚拟变量与其他自变量的交互项的系数的显著性。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国家可以通过制定重点产业政策和提高固定资产、就业人数、进出口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为中国“调结构,促转型”提供参考依据;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地方政府对国家重点产业政策多数是形式上的响应,却对能够拉动本地区经济的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可见与国家规划相异的重点产业往往是地方政府出于政治激励主动选择的结果,更符合本地实际,地方政府对此类产业的信息完备程度更高;通过对比研究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实行前后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表明政策的出台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重点产业政策会对产业结构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