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30年代海派作家的作品,受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思潮的影响,有着极其明显的“唯美—颓废”叙事风格。全面认识与研究海派“唯美—颓废”叙事对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海派作家及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掀起的“海派正名热”中并没有忽略研究海派与西方唯美—颓废主义的关联,但这些研究一方面主要侧重于唯美或颓废的某一方面以及个别作家与社团,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论述;另一方面对文本的分析与细读较少。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及文本细读法,阐述海派唯美—颓废叙事的源起、发展经过、形成语境,并着重通过作品的细读分析其文学特征,进而肯定它在文学史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在西方“唯美”与“颓废”产生的背景,阐释“唯美—颓废”概念提出的原因,通过对西方唯美—颓废思潮的形成与传播及它在西方文学史中地位的介绍,分析文学中“唯美—颓废”的内涵与外延;第二部分介绍20世纪2、30年代上海的“唯美—颓废”时尚及海派作家对它的认知与矛盾态度;第三部分从西方文化的辐射、都市空间的作用,革命现实的刺激和租界环境的影响四个角度对海派“唯美—颓废”叙事产生的语境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文本细读,介绍海派作品中“唯美—颓废”叙事从叙事倾向、叙事动力到叙事内核、叙事旨归四个方面的文学特征,详细说明了作品中表现出的对文字视觉、听觉、触觉效果的重视,对瞬间、极致、变异审美的偏爱以及作品中透露出的作家对现实的看法、对道德、理性的反叛,对艺术独立性的自觉维护。第五部分则是从“唯美—颓废”叙事对中国传统叙事的突破,对现当代文学、美学、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其文学史意义。相信中国当代文学如果能够沿续海派“唯美—颓废”叙事风格,既不被道德、理性、政治观念等束缚,抱着一颗“好玩之心”去看世界和一切值得关注的事物与细节,又能够保持自由写作姿态与独立自我意识,坚持一种精神叙事、人性叙事与灵魂叙事,一定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和美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