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锂离子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功能添加剂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及电化学测试分析手段(电化学循环、交流阻抗谱和循环伏安)等技术,系统地探索了一些相关的电极和电池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能,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它们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首先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详细介绍了负极材料中的合金体系和Co3O4-Li2O复合氧化物的文献综述,以及电解液功能添加剂中的成膜添加剂研究概况。
通过湿化学还原和高能球磨的方法,首次制备了Sn/Ni3Sn4双相合金体系,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二章)。研究结果发现,它有着很小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只有3.6%,远低于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其它合金体系的首次不可逆容量的损失。此外,截止电压对于Sn/Ni3Sn4双相合金体系有着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在0.3-1.0V时,该复合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主要是因为Sn颗粒的大范围聚集得到了有效地抑制、Li+的进一步插入导致的电极片的破坏得到了缓解的缘故。
我们还对Co3O4-Li2O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第四章)。通过VC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Co(OH)2前驱体,再在不同的气氛和不同温度进行的热处理得到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结果表明,在N2气氛保护下,得到的样品(Co3O4)的性能比相同条件下空气气氛下制得的样品性能要好;和商品粉相比,它表现出更低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和更高的比容量特性。通过研究不同组分的CO3O4-Li2O,表明适量的Li2O的引入,在以牺牲部分的质量比容量为代价时,可以降低其首次不可逆容量的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适量的Li2O的掺入,在首次放电完成以后,生成细小的Co颗粒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促进了Li2O的分解,提高了Li2O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首次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其次,惰性的Li2O的引入对于CO3O4的首次放电而引起的体积膨胀也起到了一定的机体缓冲作用;最后,CO3O4和Li2O在电场的作用下还可能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不稳定的中间相Co2O3,从而提高了容量特性。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成膜添加剂碳酸亚乙酯(VEC)对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的影响(第五、六章)。少量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明显抑制PC的分解和石墨“剥离”现象的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添加剂在电解液PC组分分解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层固体电解质(SEI)膜覆盖在石墨负极的表面,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电极。XRD测试表明,石墨负极在经过若干次循环以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FTIR测试结果证明了负极表面膜的组分具有SEI膜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当溶剂的组分发生改变时,添加剂的还原电位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向低电位方向偏移,而且还原峰的数量也有所不同;在PC-DMC体系中,循环伏安首次负向扫描时,只出现了一个还原反应峰;在后来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测试过程中,与其它溶剂组分的电解液相比,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在PC-DMC电解液中,VEC更易形成优质的固体电解质表面膜,含有更多的高Li+传导的ROCO2Li物质,不利于Li+传输的物质(如LiOROCO2Li)少一些;并且粘度小,Li+迁移容易。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石墨负极在1MLiPF6/PC-DMC-5wt%VEC中有着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论文最后一部分对研究生三年的课题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第七章),并且对于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出了建议和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