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它续展了区域间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宗教、传统信仰与处世哲学等一系列共同记忆,这些共同记忆是孕育未来文明的源泉。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非遗组成了我国非遗资源的整体,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璀璨文明的整体性。然而许多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排挤下失去了它们生存的―根据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采取措施来挽救与保护不同族群共同的生存根系、生命记忆与精神记忆。―文化强国,留住记忆,保护非遗,传承经典‖,逐渐成为人们聚焦的热点。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切入,选取截止2015年新疆自治区级的293项非遗项目,518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91家―保护传承基地‖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GeoDa等地学软件,分析新疆非遗项目的整体与区域分布格局、―保护传承基地‖单位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代表性传承人被认定时的整体年龄结构与不同类别的项目群体年龄结构特征。从文化地理视角为探索非遗保护做可能性尝试。通过分析发现,1、新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整体表现为聚集分布,区域间分布为非均衡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区。2、北疆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为核心的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的非遗项目为主体的分布区;南疆形成以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为核心的维吾尔族非遗项目为主体的分布区;东疆形成以维吾尔族的非遗项目为主体并夹杂汉族非遗项目的分布区。区域间成组团式分布,民族性、地域性显著。3、―保护传承基地‖单位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库尔勒、伊宁、和田等城市的周边县市。从其保护传承的项目来看,不能够详尽地涵盖所有项目。4、从代表性传承人整体年龄结构来看,整体年龄结构偏大,由于受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传承人整体有减少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从不同类别的项目群体年龄结构来看,传统技艺类、知识实践类项目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偏小,民间文学类项目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偏大。通过探究非遗项目与―保护传承基地‖单位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目前非遗保护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科学严谨的提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对策。1、依托节庆习俗活动、教育与旅游、现代媒体等方式对传承地区的文化空间维护与再造。2、通过非遗适度旅游开发模式、非遗传统产品市场化等模式来进行生产性保护。3、强化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来补充并扩大传承队伍,积极认定与建设非遗的保护传承基地,形成由―点—线—面‖的全覆盖的立体化保护态势。4、以文化生态学的眼光,从非遗项目目前的空间分布规律出发,从整体上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来积极保护非遗,探索实现非遗的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