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小说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和重镇,百年来对其的研究可以说从未断线,目前从研究方法和文类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从现代性视角与乡土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纷繁复杂的西方现代性内涵中剥离出“现代民族国家”、“工业文明及其反思”、“后现代语境”等核心元素,以描写乡村变化的小说作为载体,通过对不同阶段代表作家的个案分析,试图勾勒、描绘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揭示出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独特的当代图景。
首先,本文在引言部分综述了有关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确立现代性视角与乡土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以及不同阶段作为个案分析的代表作家,阐明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当代转化的独特性及重要意义。
第一章以20世纪中期的赵树理作为个案代表,分析其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作品,都是在参与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为论证现代民族国家的合理及其合法性做出贡献,发掘出在新的民族国家想象下的现代性重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不可避免意识形态规范所造成的乌托邦缺陷。
第二章指出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现代工业文明的浸染而产生剧烈的阵痛,以农裔作家贾平凹为代表的作品蕴藏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家园之思及生态意识,表现出了对内涵于现代性之中工业文明形而上的反思。
第三章则重在指出世纪之交乡土中国遭遇前所未有复杂的历史语境,“后现代”的空降使“乡土”存在面临着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阎连科以一种“民族寓言”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心灵真实”的乡土,从而为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书写乡土”提供了范例。通过三位作家的个案分析,发现中国现代性由于其“后发外生”特性及厚重的“乡土”底色,走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新的现代化转型之路,而且在与域外文化的冲击过程中,显示出了乡土中国特有的当代内涵及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