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阳明逆”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观察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6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阳明逆”针刺组)采用“阳明逆”理论指导下选穴原则的针刺手段,对照组(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选穴针刺。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观察28天,观察中医证候和西医量表的指标变化,共治疗20次。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间和组内量表评分的变化。采用SPSS 21.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PSQI量表评分比较:(1)有效率:“阳明逆”针刺组有效率达87.50%,常规针刺组有效率为81.25%。(2)组内对比:疗程结束后,“阳明逆”针刺组在各因素之间均有差异,常规针刺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等5个分项评分改善中有统计学差异,在睡眠障碍分项无差异。(3)组间对比:结束后,两组在总得分及各因素之间差异有意义(P<0.05)。2.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1)组间比较:两组在干预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明逆”针刺组在改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痰多口粘、头晕或头痛、大便秘结等临床症状上优于常规针刺组,而常规针刺组在改善心悸不安的症状上优于“阳明逆”针刺组。(2)组内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均较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明逆”针刺组在睡眠不安、心烦易怒、痰多口粘、口苦口臭、多梦、头晕或头痛、大便秘结、舌象、脉象等9项积分中有统计学差异。常规针刺组在睡眠不安、心烦易怒、痰多口粘、口苦口臭、心悸不安、健忘、耳鸣7项积分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阳明逆”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均能改善痰热内扰证型患者失眠的症状,安全有效。2.“阳明逆”针刺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3.“阳明逆”理论在痰热所致疾病的诊疗应用中有一定优势,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