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①它产生、演变、流传于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之中,延续发展了近800年,留存了大量的宝卷文本。这些宝卷文本不仅是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民间信仰等课题的珍贵资料,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宝贵的典籍。车锡伦先生在《中国宝卷总目》初版"前言"中强调:"中国宝卷是至今未被充分发掘、整理、研究的一大宗民间文献"。②不可否认,宝卷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与宝卷研究的现状形成巨大的落差。论文将关注点投向了宝卷中相对来说获得关注较少的一种类型——小卷。通过收集和梳理吴方言区的各版本小卷,探讨了吴方言区小卷的定义、分类、形式、价值等问题,并把《花名宝卷》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由此对吴方言区小卷的现状做出描述,并尝试对其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提出建议。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章,梳理吴方言区小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分别依据内容和形式,对其不同类型做出了分类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南北方小卷进行对比,突出了吴方言区小卷的特点。第二章,以吴方言区最为流行的一部小卷《花名宝卷》为研究对象,追本溯源,对它的源出进行探究,并分析其流行全国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章,从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地方小曲的保存两方面对吴方言区小卷的价值进行探究,最后调查和讨论目前吴方言区小卷的生存状态,以及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转型发展。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吴方言区众多的小卷文本,以及将《花名宝卷》作为个案单独进行研究,试图由此对吴方言区小卷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做出诠释。通过此文,一方面希望能引起学界对小卷在新时代中的存在状态的关注。另一方面,希望社会各界可以由此对这一历史文化产物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做一个新的认识与评价,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