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稳定残留奥氏体和形成逆转变奥氏体是改善高强度钢超低温韧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超低温用高强度不锈钢中的残留/逆转变奥氏体对韧性的影响是复杂的,高强不锈钢固溶处理后残留的奥氏体显著改善超低温韧性,但残留奥氏体对Cr、Ni和Mo等合金元素含量极为敏感,控制约20-30%奥氏体对应的Cr、Ni等合金元素窗口非常窄,同时高强度不锈钢过时效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对超低温韧性的影响不明确,为此本文针对不同类型高强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定残留奥氏体和形成逆转变奥氏体是改善高强度钢超低温韧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超低温用高强度不锈钢中的残留/逆转变奥氏体对韧性的影响是复杂的,高强不锈钢固溶处理后残留的奥氏体显著改善超低温韧性,但残留奥氏体对Cr、Ni和Mo等合金元素含量极为敏感,控制约20-30%奥氏体对应的Cr、Ni等合金元素窗口非常窄,同时高强度不锈钢过时效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对超低温韧性的影响不明确,为此本文针对不同类型高强度不锈钢研究了新的热稳定化工艺提高固溶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为改善超低温冲击韧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研究了新的增大残余奥氏体含量以及降低逆转变奥氏体的稳定性的固溶处理工艺,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对比了室温强度相近的07Cr16Ni6奥氏体/马氏体过渡型不锈钢和00Cr11Ni11Mo 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超低温力学性能,探究了残余奥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对超低温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强韧性相近的情况下,淬火、低温回火的0Cr16Ni6钢在裂纹形成和扩展过程中近90%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相变而显著改善了超低温韧性,而过时效00Cr11Ni11Mo Ti钢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难以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改善超低温韧性作用有限。其次针对依靠固溶处理后组织中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提高超低温冲击韧性的含Si马氏体不锈钢,研究了淬火后通过控制残余奥氏体量的热稳定化处理来改善其超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淬火后增加200~450℃热稳定化处理使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提高,明显抑制了-73℃冷处理过程中进一步的马氏体相变,最终残留30%左右的奥氏体,虽降低480℃时效后的抗拉强度7.0-11.5%,但液氮温度U口冲击功提高2.7倍以上。最后为探索降低逆转变奥氏体稳定性,改善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其在1000℃高温固溶处理后附加750℃重复低温固溶处理对相组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固溶处理对时效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000℃高温固溶处理后附加两次750℃低温固溶处理残留16.4%的奥氏体,且由于750℃重复固溶处理显著降低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两次低温固溶处理的试样经460℃峰时效形成15%的逆转变奥氏体,30%以上的残留/逆转变奥氏体显著改善超低温韧性,同时由于奥氏体内的高密度缺陷遗传到马氏体内增强时效强化效应,抵消了较多奥氏体相对强度的不利影响,抗拉和屈服强度仅略低于1000℃固溶处理式样。
其他文献
利用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相变对高强钢的强塑性提升非常有效,论文在传统CMn系冷轧双相钢DP780的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优化化学成分、改善相结构和不同连退工艺路线三个方面,通过对高强塑性冷轧双相钢从多相、多尺度、亚稳态奥氏体、多形貌等角度进行系统性优化研究,使得抗拉强度800~1200MPa范围内的强塑积提升至15~20GPa%水平,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冷轧双相钢强塑性的影响
Ni3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长程有序晶体结构、很强的原子结合键、高的形变硬化率、特殊的屈服强度及温度反常效应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Ni3Al基合金成形工艺已经比较成熟,本文对Ni3Al基合金激光直接沉积成形这种新型成形工艺展开了探究。本文通过单道沉积试验,研究了激光成形工艺参数对沉积层高度、宽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通过薄壁沉积试验,研究了成形环境及激光成形工艺参数对沉
由于稀土资源应用的严重失衡及Pr/Nd价格的飞涨,近期有关铈磁体的研究报道明显增加,但是对于其他两种高丰度元素Y、La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制备了Ce-Fe-B、(Ce,Y)-Fe-B和(Ce,Y,La)-Fe-B三种磁体,对磁体的相组成和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Y、La添加的作用及其对Ce基磁体的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双主相工艺制备了(Ce,Y,La)-Fe-B和(Ce,RE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和能源消费大户的钢铁企业,面对愈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超低排放、节能降耗的改造,其中铸—轧流程界面应用的热送热装工艺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推广,其节能效果获得一致认可。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的热送热装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铸坯温度、收集连铸坯生产参数,建立了钢液冷却凝固、铸坯辊道运输和在炉加热的全流程生产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从连铸机至加热炉铸坯的温度云图分布和
大尺寸金属铸锻构件由于制备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布具有不均匀的特性,而这些不均匀分布会导致构件在不同位置理化性能的不同,破坏了基体结构和性能的连续性,也对材料的服役行为造成重要影响,有可能导致构件使用寿命缩短甚至直接报废。所以,实现大尺寸金属铸锻构件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大范围、跨尺度精细分布表征,不仅有利于解析其材料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分布特征,也为材料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材料制备工艺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于高速列车车轮这一重要走行部件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但是对于成分和显微组织传统的表征方法存在分析区域小(μm级)且分析速度慢的问题,为了满足大尺寸高速列车车轮成分、组织、性能的表征需求,本论文探索建立了大尺寸试样(cm级)的成分、组织、性能的表征和分析方法,并对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论文立足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理念,针对高速列车车轮剖面上不同部位设计取样,结合
Monel K-500合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的合金材料,常用于制造螺旋桨,泵轴,螺栓等部件,其腐蚀机理的研究是指导其正确使用的基础。在流动海水及静止海水中,冲刷腐蚀和点蚀为Monel K-500合金的典型腐蚀形态,本文采用了管流、射流、微区电化学及电化学试验研究这两类的腐蚀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管流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3 m/s的无砂海水中的冲刷腐蚀,发现线性极化测试方法可以作为该合金冲刷腐
Fe-Ga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因其具有驱动磁场低、饱和磁致伸缩系数高、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于致动器、传感器、换能器等高新技术领域,从而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定向凝固法制备了Fe72Ga28合金单晶,通过调控热处理工艺参数制备了不同的复合相结构,对Fe72Ga28合金单晶、热处理过程中相结构的形成及转变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相转变及相结构对该材料磁性能、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本研究采用Jmat Pro热力学计算软件、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子探针(EPMA)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热等静压(HIP)态粉末高温合金和热处理态Ni-MC合金碳化物组织,测算了1100℃、1180℃和1200℃过渡族金属M和C形成的MC型碳化物(M:Ti、Zr、Hf、V、Nb、Ta)在镍中的固溶度。同时对均匀化处理后的Ni-MC合金在850℃和950℃进
形状记忆合金是通过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功能材料,最具开发价值的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除了形状记忆性能外,因其可通过已有的钢铁企业生产条件进行大规模冶炼和加工,具备强度高,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作结构材料,也可作特殊用途材料,在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在建筑结构中已经用于抗震阻尼器,开发铁基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