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共激活因子1α(PGC-lα)能够激动的核受体包含了参与血压调控的盐皮质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ER)。国内外关于PGC-lα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需进一步论证。本研究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以 PGC-lα基因rs8192678作为候选基因,探讨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参与房颤发生发展过程。PCG-1α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作用,但国内外尚无PCG-1α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首次通过探讨PCG-1α基因的rs8192678 SNP与房颤的关联,探讨房颤发生发展炎症机制的遗传学因素,以期为房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研究一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患者115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匹配的7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二选取明确诊断为心房纤颤的研究组170例以及匹配的对照组214例。对所有受检者均详细询问病史、个人史、查体、并收集住院期间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指标,研究二额外收集心脏超声指标,所有受检者留取空腹8小时以上肘静脉血2ml,提取DNA后检测PGC-1αrs8192678 SNP。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实验一、高血压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年龄、BMI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各项实验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有无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不同性别人群,S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冠心病人群中、女性人群中,LDL或 TG值大于正常的人群中,SNP在对照组、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三组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合子(A/G)在高血压3级中显著比高血压2级高(P﹤0.05)。 实验二、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率均大于无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显著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大于无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显著大于无房颤组患者,且持续性房颤组的UA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超声结果提示,持续性房颤组收缩期左室内径(SLV)、左房内径(LA)、右室内径(RV)均显著大于无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无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LA、RV均显著大于阵发性房颤组,LVEF小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LA显著大于无房颤组(P﹤0.05)。 SNP分别在有无心房纤颤,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在无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人群中,使用心律失常药物人群中,高血压3级人群中,非阵发房颤组突变型(A/A)多于无房颤+阵发性房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糖尿病病人后,无房颤+阵发性房颤两组突变型(A/A)比例高于非阵发房颤组(P﹤0.05)。RDW-SD<54fL时, FBG<6.2mmol/L时,无房颤组突变型(A/A)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房颤组(P﹤0.05);当HBAIC<6.9%时,房颤组突变型(A/A)比例高于无房颤组(P﹤0.05)。 研究结论: 1.本研究表明PGC-lα基因 rs8192678的多态性可能不是研究人群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女性人群,除外冠心病人群,以及LDL或 TG值大于正常的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2. PGC-lα基因 rs8192678的多态性可能不是研究人群心房纤颤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女性人群、使用心律失常药物人群、高血压3级人群、血糖正常人群以及RDW-SD正常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与心房纤颤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