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病理类型、癌变率,内镜下治疗的有效切除率及切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了解结肠息肉的临床特征,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预处理在大息肉、巨大息肉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共382例,共发现息肉1097枚,将其按照大小分为三组,即:小息肉组(小于1.0cm),大息肉组(1.Ocm-2.Ocm)和巨大息肉组(大于2.Ocm)。共切除息肉1093枚。切除方法有两种,即A法和B法。A方法是单纯行高频电切除,B方法是在高频电切除息肉前进行预处理,包括①粘膜下注射0.5: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②金属夹夹闭术,③粘膜下注射0.5: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金属夹夹闭术。根据切除方法不同,将大息肉与巨大息肉分为非预处理组(应用A方法切除)和预处理组(应用B方法切除)。小息肉组的838枚均采取A方法切除,大息肉组有53枚应用A法切除,161枚应用B法切出;巨大息肉组有4枚应用A法切除,37枚应用B法切除。比较小息肉组、大息肉组、巨大息肉组三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息肉的位置、形态、病理类型、癌变率,内镜下切除的有效切除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无差异,以及A和B两种方法即切除前进行预处理和不进行预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1、小息肉组、大息肉组、巨大息肉组三组在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男性略多于女性;在形态、位置分布、病理类型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组以广基为主,巨大息肉组以有蒂为主;巨大息肉组在左半结肠发生率最高,并以腺瘤最多。小息肉组无1例癌变;大息肉组癌变率为2.45%(4/163),巨大息肉组癌变率为11.36%(5/44),大息肉组与巨大息肉组间癌变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息肉组癌变率高于大息肉组。2、小息肉组均全部切除,有效切除率为100%;大息肉组有效切除率为99.53%(214/215);巨大息肉组有效切除率为93.18%(41/44)。大息肉组与巨大息肉组间有效切除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息肉组的有效切除率高于巨大息肉组。3、共切除息肉1093枚,18枚息肉发生出血(1.65%),其中16枚发生早期出血(1.46%),2枚发生晚期出血(0.18%)。无1例(0%)发生大出血,无1例(0%)发生肠穿孔。小息肉组出血的发生率为0.36%(3/838),大息肉组出血的发生率为5.14%(11/214),巨大息肉组出血的发生率为9.76%(4/41)。三组间两两比较,小息肉组与大息肉组、与巨大息肉组间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息肉组与巨大息肉组间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息肉组和巨大息肉组中采用A方法切除的共57枚,出血的发生率为12.28%(7/57),采用B方法切除的共198枚,出血的发生率为4.04%(8/198),A、B两种方法间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PPB的发生率低于非预处理组。结论:1、结肠息肉的大小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无关;2、结肠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3、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是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4、结肠息肉的大小不是能否进行内镜下切除的决定因素,只要方法得当,巨大息肉也可内镜下切除,切除前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