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TRMM卫星降水和JRA55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个例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华南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的准双周低频振荡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结论如下:对于2006年春季华南地区降水总量偏多的典型个例,研究发现2006年春季华南降水强度变化呈现显著的10~20d (准双周)低频振荡。华南降水准双周振荡的干、湿位相转换,对应着对流层低层围绕青藏高原的异常反气旋与异常气旋环流以及相应的华南地区异常东北风与西南风的交替出现。在中、高层,中高纬欧亚大陆地区有一支异常气旋与反气旋交替配置的低频波列;随着低频波列向东南移动,冷(暖)空气南侵,强迫华南地区低层暖(冷)空气上升(下沉),造成降水正(负)异常。引起华南局地气温场变化及异常垂直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季节平均流对准双周低频温度的平流作用和低频风场对季节平均温度场的平流效应。准双周振荡湿位相为天气尺度扰动发展提供有利的环流背景,易于发生连续性的极端暴雨事件。时滞相关表明,当赤道西太平洋500hPa低频流函数异常超前华南低频降水异常5天时,二者的负相关最强。这意味着赤道西太平洋500hPa异常环流对于华南地区季节内降水有一定指示意义。针对2002年夏季华南地区降水总量偏多的个例诊断表明,2002年夏季降水强度演变存在主周期为10~30d的准双周低频振荡。准双周降水的强(弱)变化除了受低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进入(东移退出)南海的影响以外,还显著地依赖于中高纬地区对流层高层的一支自大西洋经欧亚大陆向东南传播的低频波列,当异常反气旋和气旋分别位于青藏高原和华北上空时,这种偶极型环流之间的高空辐散场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偏强。低频波列南移造成了对流层异常温度平流和副热带高层异常绝对涡度的变化,使得华南地区上升与下沉运动交替出现以及相应的经向环流圈反转,从而导致准双周振荡干湿位相的转换。局地异常感热加热对干湿位相转换也起一定作用。时滞相关表明,当青藏高原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场超前于华南异常降水4天时,二者出现显著正相关,表明青藏高原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对预测华南地区准双周降水变化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