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的自然形态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面临着潜在的退化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日益显著。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可为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这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的闽侯县和长乐市为研究区,集成使用遥感数据、地形数据、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分类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区域统计模型等研究方法,分别获取研究区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格局,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程度整体上增强,以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变化。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均存在相互转化现象,耕地与林地之间的双向转化较为频繁。(2)研究区2014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总体上不高,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其中,闽侯县、晋安区、长乐市和马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主要为微度和轻度脆弱;鼓楼区、台江区和仓山区生态环境脆性相对较高,以中度、中强度和强度脆弱为主。在整个研究时段,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建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深,山地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3)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林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主要分布在闽侯县、晋安区和马尾区;耕地脆弱性以轻度和中度脆弱性为主,主要分布在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和闽侯县;建设用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区域差异性较大,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和晋安区以中强度和强度脆弱性为主,马尾区、闽侯县和长乐市以中度脆弱和中强度脆弱性为主;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以中强度和强度脆弱为主。(4)2000-2014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整体上造成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上升,具体表现为: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最为显著,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深;其次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也有所上升,且盆地地区较山地丘陵地区变化更为明显;水域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