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中老年人群颈围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参加中华医学会发起的REACTION随访研究的年龄大于等于43周岁的大连社区居民。依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筛选受试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2,623例。收集生活史、颈部相关疾病及高血压病史等。测量身高、体重、颈围(Neck Circumference,NC)、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C)及血压。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1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质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根据NC四分位数分为Q1、Q2、Q3及Q4组,比较各组间高血压现患率及其他临床指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收缩压及舒张压与NC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是否为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计算NC诊断高血压的界值点,采用Z检验比较NC及WC诊断高血压的AUC。并根据NC及WC分为G1组(NC及WC正常组)、G2组(NC增加而WC正常组)、G3组(NC正常而WC增加组)及G4组(NC及WC均增加组),比较各组高血压现患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NCQ1、Q2、Q3及Q4四分位组收缩压分别为:121.4±16.9、122.6±16.7、128.5±18.6及132.0±18.2mmHg,舒张压分别为:70.8±9.7、73.1±9.4、75.7±10.5及77.4±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111及52.970,P<0.001),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现患率分别为:16.8%、17.7%、29.3%及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55,P<0.001)。除Q1与Q2组无差异,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C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273、r=0.324,P<0.05)。 3.分别以收缩压及舒张压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TC、FBG、BMI及WC后,NC进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程分别为:收缩压=19.075+0.740NC+0.496年龄+6.684TC+6.132FBG+0.386BMI+0.243WC,舒张压=52.455+0.740NC-0.174年龄-4.285男性+4.806TC+0.380BMI+0.146WC。 4.以是否患有高血压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TC、FBG、BMI及后,NC进入方程,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NC,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412倍(OR=1.412,95%CI:1.216-1.639,P<0.001)。 5.ROC曲线分析显示:男性及女性中NC诊断高血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及0.639。NC及WC对高血压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男性中NC>37.9cm是诊断患有高血压的最佳界值点,灵敏度为0.695,特异度为0.521;女性中NC>34.0cm是诊断高血压的最佳界值点,灵敏度为0.592,特异度为0.628。应用NC及WC进行平行试验,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424;应用序列试验,灵敏度为0.524,特异度为0.694。 7.G1组(966例)、G2组(262例)、G3组(440例)及G4组(874例)高血压现患率分别为:15.4%、28.6%、24.5%及38.2%,G2、G3及G4组较G1组相比高血压现患率均明显升高(x2分别为24.085、16.836及127.335,P<0.001)。G4组较G2及G3组相比高血压现患率升高(x2分别为8.198,25.134,P=0.005,P<0.001),而G3组与G2组高血压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为1.419,P=0.248)。 结论: 1.随着颈围增加,收缩压及舒张压逐渐增加,高血压现患率有逐渐增加趋势。颈围是大连地区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2.大连地区中老年人群中颈围对高血压的诊断价值与腰围相同,二者联合筛查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