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对近十年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对纳入文献的腧穴位置、其所属的经脉分布、所在部位、特定穴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在选穴方面的规律,对其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并评价针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些经验总结和循证依据。
材料与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在CNKI与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中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通过系统地整理和筛除,最后一共纳入11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文献选用的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各项数据,对数据库中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采用SPSSStatistics25.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干平均穴次的高频腧穴进行分析和归纳,采用SPSSModeler18.0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腧穴配伍及其经络配伍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文献中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选穴及其配伍规律。从110篇文献中筛选出1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其中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的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分析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1.在符合标准的110篇文献中,针刺疗法有74篇、电针疗法有8篇、灸法有6篇、温针灸疗法有11篇、火针疗法有10篇、刺血拔罐疗法有1篇。
2.频数统计结果:选用的腧穴共有151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1239次,大于平均穴次的穴位共有36个,占全部用穴的23.68%,全部频次的74.98%。经过统计,合谷(61)、曲池(60)、三阴交(55)、肩髃(49)、阳陵泉(45)、外关(45)、尺泽(45)、血海(40)、阴陵泉(39)、手三里(38)、内关(35)、足三里(33)、极泉(30)、照海(27)、太冲(25)这15个穴位的累计频率超过五威(50.61%),成为现代临床中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穴位。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上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其次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中使用频数最多为五输穴、交会穴,其次是原穴、下合穴及八脉交会穴。部位分布中统计出腧穴选择在下肢的频率为45.36%,上肢的频率为42.45%,头颈部的频率为6.78%。
3.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6个高频腧穴分为5个聚类群:①三阴交、阴陵泉、尺泽、极泉、内关、照海、大陵、血海、梁丘、后溪、曲泽;②申脉、阳池、髀关、曲泉、天井、解溪、伏兔;③阳陵泉、足三里、合谷、曲池、肩髃、外关、悬钟、手三里、臂臑、环跳、风市、太冲、丘墟;④委中、承山、殷门、百会;⑤夹脊穴。
4.因子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腧穴因子分析中,组穴外关、肩髃、曲池、悬钟(绝骨)、合谷,因子贡献率最高。
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的常用腧穴双穴位配伍中,曲池-合谷、曲池-外关、曲池-肩髃,此3对配伍频次最高。支持度>20%的腧穴配对有22组,其中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对有2组: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与阴陵泉、尺泽。支持度>20%、置信度为100%的经络配对有16组。
6.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针刺结合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在MAS、FMA、BI、CSI四项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中,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其中FMA和BI的Mata分析结果中异质性较大,通过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合并效应量再分别剔除各项研究后仍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取穴归经多是以阳经腧穴为主,其次为阴经腧穴。
2.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选取腧穴中多以特定穴为主,以五腧穴和交会穴居多。
3.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配伍规律以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为主。
4.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经络配伍规律以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主。
5.针刺结台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
材料与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在CNKI与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中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通过系统地整理和筛除,最后一共纳入11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文献选用的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各项数据,对数据库中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采用SPSSStatistics25.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干平均穴次的高频腧穴进行分析和归纳,采用SPSSModeler18.0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腧穴配伍及其经络配伍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文献中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选穴及其配伍规律。从110篇文献中筛选出1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其中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的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分析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1.在符合标准的110篇文献中,针刺疗法有74篇、电针疗法有8篇、灸法有6篇、温针灸疗法有11篇、火针疗法有10篇、刺血拔罐疗法有1篇。
2.频数统计结果:选用的腧穴共有151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1239次,大于平均穴次的穴位共有36个,占全部用穴的23.68%,全部频次的74.98%。经过统计,合谷(61)、曲池(60)、三阴交(55)、肩髃(49)、阳陵泉(45)、外关(45)、尺泽(45)、血海(40)、阴陵泉(39)、手三里(38)、内关(35)、足三里(33)、极泉(30)、照海(27)、太冲(25)这15个穴位的累计频率超过五威(50.61%),成为现代临床中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穴位。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上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其次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中使用频数最多为五输穴、交会穴,其次是原穴、下合穴及八脉交会穴。部位分布中统计出腧穴选择在下肢的频率为45.36%,上肢的频率为42.45%,头颈部的频率为6.78%。
3.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6个高频腧穴分为5个聚类群:①三阴交、阴陵泉、尺泽、极泉、内关、照海、大陵、血海、梁丘、后溪、曲泽;②申脉、阳池、髀关、曲泉、天井、解溪、伏兔;③阳陵泉、足三里、合谷、曲池、肩髃、外关、悬钟、手三里、臂臑、环跳、风市、太冲、丘墟;④委中、承山、殷门、百会;⑤夹脊穴。
4.因子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腧穴因子分析中,组穴外关、肩髃、曲池、悬钟(绝骨)、合谷,因子贡献率最高。
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的常用腧穴双穴位配伍中,曲池-合谷、曲池-外关、曲池-肩髃,此3对配伍频次最高。支持度>20%的腧穴配对有22组,其中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对有2组: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与阴陵泉、尺泽。支持度>20%、置信度为100%的经络配对有16组。
6.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针刺结合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在MAS、FMA、BI、CSI四项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中,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其中FMA和BI的Mata分析结果中异质性较大,通过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合并效应量再分别剔除各项研究后仍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取穴归经多是以阳经腧穴为主,其次为阴经腧穴。
2.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选取腧穴中多以特定穴为主,以五腧穴和交会穴居多。
3.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配伍规律以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为主。
4.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经络配伍规律以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主。
5.针刺结台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