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膜炎是世界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是一组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和Behcet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慢性葡萄膜炎类型。慢性眼内炎症和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的并发性白内障是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和Behcet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盲因素之一。   目前为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慢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式。但是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和Behcet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反应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严重。这种严重的炎症反应除与手术创伤直接导致的血-房水屏障受损及葡萄膜对创伤的过度敏感有关外,还和手术前后葡萄膜炎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增高有关。手术后由于眼内炎症导致的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会明显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手术前后炎症反应的控制是保证葡萄膜炎患者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1aser flare cell meter,LFCM)是通过非接触、定量、原位地检查前房内的蛋白和细胞数量来客观评估葡萄膜炎症程度。LFCM曾经被用以评测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手术后血-房水屏障受损的严重程度。还有学者报道了LFCM测得的房水闪辉值和多种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证实,LFCM是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白内障术后随访时监测眼内炎症反应的客观有效方法。   Th17细胞是近年新发现的与Th1和Th2表型和功能不同一类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通过IL-17(interleukin-17)参与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和IL-23、IFN-γ和IL-27可以调节Th1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已有研究证实Th17细胞相关因子参与VKH综合征和Behcet病发生发展。但其在VKH综合征和Behcet病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控制炎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新途径。   第一章、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1.目的:   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方法:   2.1对9例(9只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9例(9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2.2应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检测手术前后的前房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   2.3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7、30、90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手术过程中,留取房水、囊膜组织和部分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虹膜组织。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rIL-23或rIL-27培养后收集上清液;   2.4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培养上清和房水中IL-17、IL-23、IFN-γ和IL-27蛋白浓度。免疫组化分析晶状体前囊膜和虹膜组织中IL-17R表达;   2.5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P值小于等于0.05是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VKH综合征患者房水闪辉值在各时段都高于对照组。手术前,VKH综合征患者组虽然处于炎症静止期,但房水闪辉值依旧比对照组稍高;术后第1天,两组值差异显著;术后第7天和第30天依旧存在明显差异。直到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手术前,VKH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房水细胞值无差异。手术后第1天和第7天,VKH综合征组房水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到术后第30天和90天,两组房水细胞值无差异。   3.2在VKH综合征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都没有检测到IL-17的表达。手术后第1天,VK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IL-23显著增高,术后一周内下降迅速,随后缓慢下降,直到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而在对照组中,没有发现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3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术前及术后各时期,VKH综合征患者组外周血IL-23的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前,两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IFN-γ表达。手术后第1天和第7天,VK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IFN-γ显著增高,术后30天恢复术前水平;手术后第1天和第7天,VK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IL-27显著增高,随后缓慢下降,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   3.3两组患者房水中均无IL-17、IL-23、IFN-γ和IL-27表达。   3.4 rIL-23能够促进VK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BMC分泌IL-17,而rIL-27可以明显抑制IL-17和IFN-γ的产生;   3.5在VKH综合征患者晶状体囊膜和虹膜组织中发现IL-17R阳性表达;   3.6 VK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IL-23水平与眼内炎症反应程度显著相关。   4.结论:   VKH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增高,而且外周血IL-23水平与眼内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第二章、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Behcet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1.目的:   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Behcet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方法:   2.1对7例(7只眼)Behcet病征并发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照组同第一章;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2.2应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检测手术前后的前房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   2.3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7、30、90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手术过程中,留取房水、囊膜组织和部分Behcet病患者虹膜组织。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rIL-23或rIL-27培养后收集上清液;   2.4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培养上清和房水中IL-17、IL-23、IFN-γ和IL-27蛋白浓度。免疫组化分析晶状体前囊膜和虹膜组织中IL-17R表达;   2.5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P值小于等于0.05是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Behcet病房水闪辉值在各时段都高于对照组。手术前,Behcet病患者组虽然处于炎症静止期,但房水闪辉值依旧比对照组稍高;术后第1天,两组值差异显著;术后第7天和第30天依旧存在明显差异。直到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手术前,Behcet病患者和对照组房水细胞值无差异。手术后第1天和第7天,Behcet病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到术后第30天和90天,两组房水细胞值无差异。   3.2在Behcet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都没有检测到IL-17的表达。手术后第1天,Behcet病患者外周血中IL-23显著增高,术后一周内下降迅速,随后缓慢下降,直到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而在对照组中,没有发现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3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术前及术后各时期,Behcet病患者组外周血IL-23的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前,两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IFN-γ表达。手术后第1天和第7天,Behcet病患者外周血中IFN-γ显著增高,术后30天恢复术前水平;手术后第1天至第30天,Behcet病患者外周血中IL-27显著增高,随后缓慢下降,术后90天恢复术前水平;   3.3两组患者房水中均无IL-17、IL-23、IFN-γ和IL-27表达。   3.4 rIL-23能够促进Behcet病患者外周血PBMC分泌IL-17,而rIL-27可以明显抑制IL-17和IFN-γ的产生;   3.5在Behcet病患者晶状体囊膜和虹膜组织中发现IL-17R阳性表达;   3.6 Behcet病患者外周血中IL-27和IFN-γ水平与眼内炎症反应程度显著相关。   4.结论:   Behcet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增高,而且外周血IL-27和IFN-γ水平与眼内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认识林果果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有一天。大宇打电话给我,说朋友的孩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要出版,请我帮忙写个序。我当时问,孩子多大?他说九岁。  我心里着实吃了一惊,不得了啊,九岁就出长篇了!  这是林果果的长篇处女作,题目叫《流苏公主历险记》。后面附着一个作者简介:“林果果,女,2000年5月12日出生,性格开朗,活泼爱笑,擅长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喜欢码字,目前就读于师范附小二年级。”  我很快就
期刊
装灯拆灯    水果小镇的果树长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茂密。对水果小镇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事,你想想,果树结出的果子更大更甜了,环境更优雅了,各种小动物也就越来越多。小松鼠、小狐狸、小浣熊和野兔子等,常常会不请自来,到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探头探脑,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的甚至还会登堂入室,分享主人厨房里的美食呢!至于五花八门的各种小昆虫,更是多得数不清……  这是好的一面。  有好便有坏,水果小镇的
期刊
1    小潭湾地处湖荡,四面环水,是座孤岛,被人戏称为“小台湾”。  我家就住在孤岛上,一家四口子: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家里一度曾硝烟弥漫。  村里有座烧砖瓦的土窑,我爸在窑上挑砖,把砖坯装进窑膛,每块砖给两分工钱,忙起来就在窑上吃住。  我嘛,已经读初中了,虽不是家里的焦点人物,但和奶奶时有摩擦,战火当然是奶奶挑起的,属于单方面战争。  我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女人,就像地里的庄稼,一天也没离开
期刊
我敢说,我妈妈是世界上最最坏的妈妈,之所以这样说,我有充分的理由,别看我只是个小学生,但我从她身上掌握了坏妈妈的一切规律。  年末了,北风呼呼,冬天的凛冽使得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想尽快地呆在温暖的地方,可她非得要我每天早晨步行上学,还说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把病魔赶走,我忍着眼眶的泪,每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奔赴我的学校。每次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妈妈总是要拥抱一下我,说,认真听讲哦。我总是撇撇嘴,
期刊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雌激素α受体PuvⅡ和XbaⅠ基因酶切多态性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关联性。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
浅入即出    一粒黄豆被扔进了湍急的浊流。黄豆一入浊流,就被泥沙裹挟着往前流去。在浊流中,黄豆身不由己,放眼总是迷茫和浑黄,看不见前路,找不到着陆的地方。黄豆想:“这可不行,我是一粒种子,应该在土壤里生长,跟浊流里的泥沙们混在一起是不行的。它们不能给我生长的土壤,归宿非常茫然,这样下去会毁了我的。”于是,黄豆决定立即脱离浊流,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下定了决心,黄豆便努力地向斜前方游,它觉得这样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