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买卖报价价差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两市高频数据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主要研究既定交易制度下的价格决定过程,而买卖报价价差作为市场流动性的核心指标,成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的重要子领域。流动性作为证券市场的最重要特征,对市场的存在有根本性的意义。虽然衡量流动性的指标有很多种,学者们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认识也有所偏重,但是买卖报价价差被公认为最重要的流动性指标,针对买卖报价价差的研究十分深入,对买卖报价价差的研究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使用一个完整交易年度的沪深两市高频数据,同时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代表性个股,对比分析两市价差成分的差异性。首先使用LSB模型将有效价差分解为逆向选择成分,指令处理成分和指令持续成分三部分,结果发现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比,上交所的逆向选择成分和指令处理成分更高,但是指令持续成分更低。其次探究了有效价差各成分与指令规模的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显著不同于国内学者的研究——逆向选择成分在较高指令规模时达到最大,而非在最大指令规模时。本文随后研究了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买卖价差三种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个股股改对两市的影响明显是不均等的,深交所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股改后有所下降,上交所恰恰相反。本文最后揭示了有效价差成分的日内变动模式,结果表明逆向选择成分在日内呈“U”型,指令处理成分呈“L”型,指令持续成分在日内持续下降,从而使有效价差在日内呈“L”型。   通过对比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买卖价差成分,本文更全面地揭示中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为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地球村出现了。高速的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下全球各国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甚至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趋势。中国
本文从货币危机的角度对次贷危机进行分析。全文以美元的国际循环为背景,考察了美元取得国际货币地位的过程与条件,以及国际货币地位结合美元在不同时期的循环方式为美国带来的
本文主要结合加拿大反补贴《特别进口措施法》、《国际贸易法庭规则》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SCM协议)等反补贴法律分析加拿大对华无缝钢制油气套管反补贴案。围绕加拿大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