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教科书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民国处于特殊的过渡时期,民国教材也处在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时期,对民国教材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当时的教材编写情况,也有助子为现代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依据。目前对民国教材主要是从教育学、语言政策、出版史、课程论等角度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对教科书,尤其是对民国教科书进行“字频统计研究”尚处于拓荒阶段,亟需加强。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选定一套民国教材,在对该套教材的用字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每一册书用字情况进行统计、归纳、比较、分析。探讨这一套教材的用字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通过对本套教材的编纂思想的分析,探讨其对现代教材编写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取了1932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世界第一种国语读本》(共八册)为研究对象。 首先在字频研究方面,基本的研究思路是既有共时状态下的以高频字、一用字及生字复现率为切入点的对教材用字情况的全面描写,也有历时状态下将本套教材与1925年由同一编纂团队出版的《初级国语读本》以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即3500常用字)进行的对比分析。 其次,对本套教材的插图从数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数量上,从第一册到第八册课文插图呈现出总量和课后练习插图数量的递减,没有插图课文数量的递增上。从内容上看,本系列教材插图以解释型插图和场景插图为主。前四册插图的内容以儿童熟悉的动物为主,并赋予他们拟人的特征,趣味性较强;后四册的插图则将抽象的课文内容转化为较容易被理解的具象的图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对本套教材的编纂思想进行具体分析。本套教材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充分融入教材编写,从人本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和多种价值观的灌输几个方面设置课文内容。前四册从儿童身边事写起,课文内容主要通过动物故事、景物描写和日常对话传递友爱、勤劳、孝道等思想;后四册则主要通过历史故事、典型人物向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熏陶和传递。 研究结果表明:本套教材紧紧围绕民国时期小学的教育目标进行编写。在常用字的选择上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制定的范围较为一致,每册教材识字量的确定、新增字的数量及复现率的安排均较为合理,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材编纂思想上,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塑造全面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