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2005年1月,北京的城市功能被定义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概念首次被提出,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北京要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北京。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接近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同时,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北京市水资源状况更是每况愈下,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等都在减少,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北京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压力很大。本文在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和水资源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耗散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及信息熵理论,运用耗散结构下的灰色关联熵模型,对北京市人口—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变化进行测度分析。分别对北京市人口和水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找到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分析冲突和矛盾,找出了几对基本矛盾。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前面的定性分析的结论,测度系统协调变化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为发现新的问题做更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的人口—水资源系统只有在2006年至2008年才是向更加协调有序方向发展的,2002年至2006年系统协调性变化不大,但是总体上是向无序和不协调方向发展的,在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年2009年,北京市人口—水资源系统继续向着无序状态发展,难以发挥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难以实现人口—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考虑政策的实施环境和现实约束因素条件下,提出了改善北京市人口—水资源系统协调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可行性建议。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并对本研究尚未解决和需要继续探讨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