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自然降雨对人工模拟不同植被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分析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产流量、含沙量、侵蚀率的变化特征,分析不同植被、降雨强度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降雨过程中坡面侵蚀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坡面侵蚀理论,建立土壤侵蚀物理过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淮河堤坝水土保持防治以及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治理对策,有效治理坡耕地、堤坝坡面及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水土保持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生产意义。本文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农学院试验基地以大豆、花生、山芋三种农作物,马尼拉、麦冬、红花酢浆草三种牧草为坡面植被,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1)坡面径流的产生;2)不同植被覆盖坡面产流时间的差异;3)径流率的变化规律;4)植被对径流量的影响;5)坡面侵蚀产沙过程,分析径流含沙量和侵蚀产沙率的变化规律;6)植被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开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渗开始产流,但不同植被对坡面产流时间的影响不同。就三种农作物坡面来说,大豆植被坡面产流时间最短,花生坡面次之,山芋坡面产流时间最长。而对于三种牧草坡面,产流时间最长的是马尼拉植被坡面,麦冬次之,最短的是红花酢浆草植被覆盖的坡面。2.坡面产流量随降雨时间的变化可以分为迅速增加和渐趋平缓两个阶段。平均径流量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三种农作物,同一降雨强度下大豆坡面径流量最大,花生坡面次之,山芋坡面最小。而对于三种牧草坡面来说,在相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红花酢浆草植被坡面径流量最大,麦冬植被坡面次之,径流量最小的是草皮马尼拉坡面。3.产沙过程较为复杂,呈现多峰多谷的特点。对三种农作物,大豆坡面的水流含沙量相对最大,花生坡面的其次,山芋坡面的最小。而对于三种牧草来说,红花酢浆草坡面的水流含沙量最大,麦冬坡面次之,草皮马尼拉坡面的水流含沙量最小。4.不同植被坡面对侵蚀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三种农作物来说,同等降雨强度条件下,大豆坡面的侵蚀量最大,花生坡面的其次,山芋坡面的侵蚀量最小。而对于三种牧草坡面,红花酢浆草坡面的侵蚀量最大,麦冬坡面的侵蚀量次之,而草皮马尼拉坡面的侵蚀量最小。5.通过比较不同植被坡面下的产流时间、产流量变化特征、含沙量和侵蚀率变化特征以及侵蚀量,可以得出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六种植被中,山芋和马尼拉的抗侵蚀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