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各高校基于多媒体和校园网的新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对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在进行对比研究,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之间的比较。在国内来说,研究对象基本上是针对英语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讨论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教师角色转换,实现自主学习以及词汇、语法的学习策略,这些是在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方面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更多的关注英语学习方面,而很少应用于汉语学习领域,以及宏观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个体差异方面,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和探讨。在此研究背景之下,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些重要学说,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的概念、特点等方面。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因为其个性化的计算机辅助语言环境,提高了学习动机,而对于汉语学习而言,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下,学习动机是否有所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相关理论和英语实践研究成果的指导之下,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对所在的学校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47名泰国留学生,针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以及影响进行了调查。在数据的处理上,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通过得出的具体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本文对数据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试行的信度分析,确保问卷的调查具有可靠性,问卷问题的设置符合调查的目的。在正式施测时收回问卷再次做信度分析,验证问卷是否可靠。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设置的六个动机因素(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目标、效价、自我效能感、因果关系归因)与汉语学习努力程度即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简称"CALL")环境下,学习目标、效价、自我效能感与动机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对动机行为具有较强预测作用;之后对个人的计算机经验(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个人计算机技巧、使用计算机学习汉语的频率)与汉语学习者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态度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分析,得出使用计算机学习汉语的频率对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学习汉语的态度具有预测作用。本论文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素出发,主要讨论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因素对动机行为的预测作用。此研究理论上丰富了学习动机的研究在对外汉语领域的应用,也丰富了动机学说在计算机辅助汉语学习环境下的内涵,从学习者的内在差异对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实践上,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开展对外汉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