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层面加以研究,国内外早已有之。但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的研究更多地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散见于各种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当中,研究缺乏系统性。而国内的研究更多地是停留在介绍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国内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可能与国内学者的研究视域(field)有关,学者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学校教育中的显性层面;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教育领域里实证研究倾向的干扰有关。所有这些都给本文留下了可资探索的空间。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力量”概念,以“隐性(hidden)力量”这一概念贯穿全文的始终。本文首先对“隐性”和“力量”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继而认为“隐性力量”就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通过交往、体验而潜移默化获得的非预期的作用和影响。 任何一种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人文社科研究更是如此,本研究也概莫能外。在分析学校教育中具体的隐性力量之前,本文对隐性力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理解理论、内隐学习理论和场域理论进行了分析。理解理论揭示了理解的本质以及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内隐学习理论揭示了内部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场域理论则揭示了环境对人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知识、情感与行为三个方面对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量加以分析。当然,知识、情感与行为三者并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一,知识力。不同的学科对知识的界定和分类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有两种,即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不管是自然知识还是社会知识,都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因而与权力密切相关。统治阶级正是运用手中的权力,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和评价来达到其社会控制的目的。在实现其控制目的的同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要生产自己的接班人,以使自己的统治延续下去,也就是说,知识还具有再生产的作用。再生产包括社会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 其二,情感力。不同的学科对情感的界定也是截然不同的。本文认为情感就是个人主体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认知的等方面),通过与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感受和体验。在学校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因素包括教师情感、教材情感和环境情感三个方而。情感具有信号传递、感染、陶冶、驱动和控制的力量。 其三,行为力。对于行为,社会学更为关注人类行为的社会层面,而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