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通信的DTN协议传输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和卫星载荷技术的发展,空间通信将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探测、空间信息应用、军民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提供必要保障。空间通信的环境和链路特性不同于地面网络,空间网络存在拓扑动态变化、体系多样异构,空间链路存在高误码、长延迟、速率非对称乃至频繁的随机中断等特性,给空间任务遥控遥测与数据传输造成巨大的挑战。大量地面网络成熟协议技术难以满足空间通信应用需求。协议架构及传输方案是影响空间网络传输性能的关键因素,需在异构网络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协作融合、统一处理并能够有效应对空间链路不良特性,具备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容迟容断网络(Delay/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DTN)是一种能够适应空间通信环境的新兴网络技术,提供应对间歇、动态、中断网络的可靠传输方案。本文针对空间网络的发展现状和需求,通过数学建模、仿真验证与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 DTN网络关键协议及不同协议组合在空间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性能,为相关协议在未来空间任务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依托半实物仿真平台评估DTN空间应用传输性能,重点研究空间传输链路特性对协议性能的制约。主要关注束协议(Bundle Protocol,BP)非托管/Licklider传输协议(Licklider Transport Protocol,LTP)红色传输与BP(非托管)/TCP两种协议结构,从时空角度分别对静止轨道GEO以下近地、地月探测深空两种典型的空间通信应用场景,研究空间链路时延、误码率以及链路非对称对协议可靠传输性能的影响。2.BP传输性能建模与托管重传计时器(Retransmission Time-Out,RTO)优化。对于空间通信尤其是深空通信来说,链路存在着固有的较长传播延迟,重传计时器设置采用地面互联网络的解决方案并不适用,不利于网络性能的优化。本文针对空间通信传播时延长、丢包率高的链路特性,为最大化传输性能,依据最大化BP的发送性能同时最小化端到端的发送延时进行建模优化重传计时器RTO。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重传计时器RTO对可靠交付传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真实数据流验证模型的有效正确性,为DTN应用及协议性能预测提供有效方法。3.链路随机中断对LTP可靠传输性能影响评估、LTP排队延迟对协议性能影响评估。空间链路的高误码率及动态拓扑结构造成通信链路中断,严重影响网络的传输性能甚至失去通信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文件可靠交付应用,针对空间链路高误码率、随机中断等链路特性,对文件的可靠交付时延进行建模,研究链路的随机中断特性对LTP可靠传输性能的影响。此外,依据LITP可靠交付处理机制,在恶劣的通信环境和链路特性下,将增加中继转发节点LTP的排队处理延迟。本文针对空间链路特性,根据LTP数据传输与可靠交付过程,对LTP层排队时延建模,研究排队延迟对LTP可靠传输性能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4.DTN协议结构下跨层包尺寸优化。协议标准并没有对DTN协议结构的跨层包尺寸进行说明,但跨层包尺寸对协议传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别给出了束协议(BP)层的束(bundle)尺寸、LTP层数据块(block)尺寸、会话(session)数和LTP层数据段(segment)尺寸优化设置模型及建议。对于BP层束尺寸根据托管传输是否使能分别进行讨论;而LTP的跨层包最佳尺寸研究主要针对于可靠传输即红色数据传输下block的最佳尺寸;结合链路资源带宽延迟积和LTP进程的存储资源决定最佳会话(session)数;而对于segment尺寸折中考虑首部开销和数据包丢失导致的重传代价。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材料等学科的交叉发展,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刺激响应生物医用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众多的生物医用材料中,天然多糖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安全性等优点备受关注。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是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传统医疗中通常被直接用作药物或参与辅助治疗。
学位
目前,传统动态搅拌技术存在对沼气工程产气效率的提升较为有限,既难以解决好高浓度、高固含率、高有机负荷率的多种混合物料稳定发酵,又难以实现低能耗投入、高产气率、短发酵周期的生产要求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多相流原理与传统的动态搅拌技术,设计建造了直径为0.3 m,总高度为1.35 m的流态化搅拌厌氧发酵反应器(FMAD),反应器在结构上分为流化床水室、发酵空间与沼气空间,以实现沼液循环流化厌氧发酵进程
制动捕获是火星环绕探测的关键动作,如何耗费更低的推进剂且能够安全、快速地实现捕获是未来大型火星探测任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气动捕获充分利用了火星大气的减速作用,降低了推进剂需求,缩短了飞行时间,有望顺利解决上述难题。高效、精确、鲁棒性强的制导算法是实施气动捕获的关键。本文以未来的火星取样返回、载人登陆火星等任务为背景,面向工程应用需求,深入研究了基于升力控制、连续阻力控制和离散阻力控制三种不同类型
豆科植物以其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和广泛的环境适应能力,始终都是全球多种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物种。广泛分布于中国荒漠沙地中的蒙古岩黄耆(Hedysarum mongolicum)、细枝岩黄耆(Hedysarum scoparium)、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凭借其根系萌蘖能力强、主根深入地下、并能够与土壤中的固氮菌共生固氮等优良特性,在固持土壤、改善土壤肥力、防风固沙、区域
杨树是北方地区植树造林和用于生产的主要树种之一,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的需求多,但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水分匮乏,杨树的生命过程中常常遭受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其生存。WRKY转录因子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调控因子,在植物抵御各种不良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WRKY转录因子在木本植物中的研究,尤其是其在植物应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的研究较少。因此,深入解析WRKY转录因子在调控杨树耐受干旱胁迫的作用机
学位
学位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以PM2.5为首的区域性重污染过程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土壤风蚀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重要的自然来源之一,不仅会造成风蚀地区的土地退化,还会造成风蚀地区及其下风向区域的大气污染。因此,开展京津冀地区土壤风蚀扬尘起动、传输特征研究及防治措施研究,对该区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及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风洞试验和野外观测,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四
就地保护和再引入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繁衍与进化。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栖息地保护和管理,需要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选择有科学的了解;合理评估栖息地的适宜性是物种成功再引入的关键。朱鹮(Nipponia nippon)野生种群近年来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栖息地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必要精确了解其栖息地选择以加强就地保护工作。目前只有一个朱鹮野生种群,野化放飞种群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