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不仅面临着学习压力还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中学阶段是一个学生的人生关键期。处于“心理断乳期”的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尤其是寄宿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在进入集体宿舍生活后,几乎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学校适应问题,在农村寄宿学校中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更是尤为突出,本文通过调查了解襄汾县J中学学生的学校适应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进而提出应对问题的对策,为农村寄宿制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在借鉴其他研究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襄汾县J中学的25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吴武典等(1994)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中的子问卷——在校行为,来调查分析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的总体学校适应状况处于一般稍高水平。其中师生关系适应最好,同伴关系适应、常规适应次之,课业适应和自我适应最差(2)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在常规适应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呈“V”字型发展趋势,即学生常规适应水平在初二年级是最低,初三年级学生常规适应水平略高于初二年级,初一年级学生常规适应水平最高。但总体来说是学生的常规适应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3)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在课业适应、常规适应、自我适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的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好于男生,男生的自我适应好于女生,从总体情况看,女生的学校适应状况要好于男生。(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课业适应和自我适应这两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均为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从总体上看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5)父亲学历不同的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学校适应以及学校适应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学历不同的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仅在在课业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但是母亲的学历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越好。(6)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在学校适应上具有显著差异,在课业适应、常规适应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均为理解宽容的教育方式的分值高于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袒疼爱以及放纵不管的家庭教育方式。从总体上看,在理解宽容的家庭教育方式中生活的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最好。通过研究分别从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层面提出建议。基于学校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改善学生宿舍的住宿环境,配备专职的生活老师;丰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养成教育”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基于教师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关注学生学业,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营造温馨、平等、和谐、向上的班级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接纳水平;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媒介,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架好平台;基于家长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定期与班主任老师主动沟通;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