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道路改造项目中的24条道路(共计120个道路样段)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行道树平均高度、林冠线、种植密度与种植间距、宽高比(D/H)、郁闭度、景观配置模式7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行道树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道路样段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为郑州市道路绿地的提升改造提供一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郑州市道路绿地中的植物共有乔木38种,灌木34种,草本32种,分属于52科81属105种。其中,常绿树种38种,落叶树种34种。含有较多植物种类的科是:蔷薇科(9属12种)、木犀科(3属6种)、百合科(3属4种)、唇形科(3属4种)、忍冬科(3属4种)、松科(2属3种)、槭树科(1属3种)。道路绿地中乔木物种丰富度为6.75,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为1.56,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为0.59,反映出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道路乔木层(行道树)种植物种较丰富,多样性较高,但乔木层均匀度不够的情况。2.道路绿地植物群落共分为常绿落叶混交型和落叶阔叶型,以常绿落叶混交型为主要模式,落叶阔叶型次之。在120个道路样段调查中,常绿落叶混交型为主体景观的道路有12条,主要行道树种为大叶女贞、石楠、雪松等。以落叶阔叶型为主体景观的道路有12条,主要行道树种为悬铃木、银杏、枫杨、白蜡、紫叶李等。3.道路绿地行道树平均高度为11.77m,高于平均高度的道路有14条,低于平均高度的有10条;其中行道树平均高度最高的是文化路,为14.85m;最低的是东三环,平均高度为9.18m。行道树种植密度范围在60株/hm~2-164株/hm~2;其中,未来路乔木种植密度最大,为164株/hm~2;东风路次之,为162株/hm~2;金水路、江山路并列第三,为140株/hm~2。24条道路的平均乔木种植密度为108株/hm~2,大于平均乔木种植密度的有12条,占道路总数的50%。行道树种植间距在5m-10m范围内,种植间距为5m、6m和7m的道路样段占比较大。24条道路平均宽高比为5.21。其中,宽高比值最大的是中州大道,为9.86;最小的是经三路,为3.23。宽高比与道路等级、道路宽度呈正相关。道路等级越高、宽度越大,宽高比值就越大,道路空间围合感降低,产生空旷、分散的感觉。24条道路行道树平均郁闭度为0.28,郁闭度最高的是经三路,为0.63;最低的是京广路,为0.04。主干路郁闭度大于快速路,郁闭度随着道路等级的升高而下降,道路等级与郁闭度成负相关。4.选取轮廓整体形态和曲折度两个指标对林冠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各板式林冠线整体形态呈凹凸复合型,林冠线曲折度随着道路板式的增加而上升,林冠线的形态以凹凸复合型为佳,极大值个数在2-3个为宜,林冠线的曲折度(△H/△L的比值)范围为[0.1,1]。5.行道树绿带的景观配置模式较为简单,多为单层乔木结构,乔木种类相对不丰富;中央分车绿带包括乔木+灌木+绿篱、灌木+绿篱、乔木+绿篱、绿篱、乔木+灌木、灌木6种景观配置模式且整体景观特征多以规则式为主,自然式为辅;两侧分车绿带包括乔木+绿篱、乔木+灌木+绿篱、灌木+绿篱3种景观配置模式,且同一条道路中的配置模式也不相同,景观配置模式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