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及治疗前后鼻黏膜microRNA的变化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及治疗前后鼻黏膜microRN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  方法:36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A为腹股沟皮下注射,B为颈背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AR模型建立成功后治疗组用OVA进行免疫治疗,隔天一次,共15次。鼻腔连续激发第七天时,进行小鼠AR症状评分,鼻黏膜变色酸2R染色统计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ELISA法检测血清OVA-sIgE表达和鼻腔灌洗液中IL-4和IFN-γ表达,计算IFN-γ与IL-4比值。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治疗前,模型组和治疗组AR症状评分均大于5,治疗后,A治疗组AR症状评分小于5。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EOS数分别为0.78±0.31、21.60±2.90、10.43±2.56、0.83±0.46、22.44±3.39和23.40±4.24,A治疗组EOS数较A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t=7.08,P<0.05),B治疗组EOS数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71,P>0.05);空白组OVA-sIgE的表达为阴性,其余组为阳性;各组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为10.75±3.38、10.38±3.08、3.02±0.69、2.71±0.89、2.52±0.30和5.45±1.41,A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较A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5.08 P<0.05),B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60,P>0.05)。  结论: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效果好,周期短,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是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新方法。  第二部分: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鼻黏膜microRNA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microRNA在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表达的变化。  方法: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及滴鼻法建立AR小鼠模型,以腹股沟皮下注射法进行SIT,以叠加法进行行为学评分,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OVA-slgE的表达及鼻腔灌洗液中IFN-γ与IL-4的表达。3组小鼠分别用microRNA基因芯片进行初步筛查,筛查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Fold change≥2.0且P<0.05的microRNA,而后用GeneSpring12.5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并与免疫反应和炎症相关通路中的mRNA取交集。用MEV_4_6_0软件做聚类分析图、Cytoscape_v2.8.2做靶基因网络图。  结果:AR小鼠模型及SIT成功。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9个microRNA表达下调,6个microRNA表达上调。聚类分析可明显看出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聚在两个分支。这15个microRNA的靶基因有5753个,取交集后得到451个与SIT相关性更大的靶基因。从网络图看出,一个microRNA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一个基因也可以受多个microRNA的调控,它们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SIT的机制。  结论:鼻黏膜microRNA的表达在AR的SIT前后发生了变化,microRNA可能参与了AR的SIT过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缩小了microRNA靶基因的查找范围,有利于研究AR在SIT后变化的microRNA对其相关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AR的发病和SIT机制的认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DFU)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它通过破坏组织威胁肢体和生命. 降低下肢截肢风险是常规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期刊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中华小型猪16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钝缘支及右冠状动脉后降支远端,阻断回旋支及右冠状动
目的:一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即有维生素K缺乏状况,这是生后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理基础之一,改善和预防这种维生素K缺乏状态对防止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具有重要意义[6]
头孢曲松钠作为半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对敏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相关不良反应亦有较多报道[1]. 我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