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职业打假”现象日益增多,应对“职业打假”已成为困扰司法和行政执法的难题。虽然学界和实务界对这一现象都展开研究,但很多研究仅针对“职业打假”现象的某个方面,特别是知假买假行为进行研究,极少对“职业打假”现象进行整体的法律分析;现有研究仅限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单行法中进行讨论,相关结论缺乏体系性与全面性。因此,对“职业打假”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并放入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中进行讨论,对应对“职业打假”现象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职业打假”的行为表现及特征的法律分析,结合“职业打假”的消极影响,指出应对“职业打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为建立诚信消费市场提供法律支持。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职业打假”方面的三件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最高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后,仍然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职业打假者”是否是消费者、“职业打假”是否在消费者保护法调整范围内。由于相关法律未明确界定消费者,法官对消费者概念的不同诠释,导致此类案件结果迥异。第二部分对“职业打假”现象进行具体法律分析。“职业打假”的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疑假买假;知假买假;调包打假;索要惩罚性赔偿;购买量极大;多次重复购买;打假程序化和团队化。从消费者保护法的视角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调包打假外,其他“职业打假”行为均适用现行消费者保护法。第三部分指出“职业打假”近年来日益凸显的消极影响。“职业打假”不但浪费行政、司法资源,还会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第四部分提出应对“职业打假”的具体法律对策。完善消费者概念是应对“职业打假”现象的关键。我国定义“消费者”宜采用“非经营+例外要素”的立法模式,消费者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宜限定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行为”中,从而将“职业打假”排除出消费者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此外,应通过降低惩罚性赔偿金额和鼓励举报打假两点应对措施,引导打假合法化、正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