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政府财政投入新医改绩效,是维护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效运行的关键。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又分别提出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法治化。要解决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难题,关键在于政府如何提高财政医疗卫生投入绩效。从2009年新医改推进以来,各级地方政府担负主要的财政保障职责,因此从省级政府角度研究新医改财政投入绩效,不仅在理论方面有其指导意义,更在于对进一步深化新医改也有实质性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新医改相关政策及其价值导向和实现目标,并从公共产品、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等角度分析了政府主导医疗卫生投入的理论依据。文章接下来分析,不论是山西全省还是各地级市经济发展都由超高速迅速滑落为低速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山西经济步入了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放缓直接影响到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公共财政收入萎缩伴随的却是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性困境。2015年山西省GDP增长为3.10%,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为-9.77%和新医改财政投入增长为-19.09%,既是明显的印证。因此转变山西省新医改财政投入结构,由原先注重“量”的增长到注重“质”的改进,是山西省新医改财政投入绩效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DEA方法对山西省新医改财政投入绩效作实证对比分析,推导出不论是从全省时间序列纵向分析,还是从省内地区间或省际间横向对比分析,影响山西省新医改财政投入综合效率的因素,主要是财政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配置效率低下,即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绩效的关键因素的结论。因此,提出了改进山西省新医改财政投入绩效的落脚点应为改善财政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配置结构,并据此结论,论文从保障新医改财政投入适度增长、优化新医改财政投入配置效率以及提高新医改财政投入的生产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