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医疗保险是中国医疗保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主要经历了免费公费医疗,公费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公费医疗、商业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结合三个发展阶段。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在给学生提供健康需要和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公费医疗存在诸如覆盖面窄、补偿范围小、补偿标准低、模式单一的问题。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卫生体制不断深入,国家开始在全国高校建立起学生公费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的制度,但这种制度也存在国家拨款不足,学校医院服务水平不高、质量得不到提升、保险的补偿有限等缺陷。2009年8月,国家出台新的医改方案,我国的大学生开始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社保主要保障学生的住院费用和门诊医疗两方面的费用。开始逐渐实行学生公费医疗、社会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后,学生医疗保险的受益额进一步增大,但是社会医疗保险报销存有手续繁杂、报销时间长,报销比例低的诸多问题。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日常医疗费用的增加,政府投入的相对有限等问题,学生公费医疗的体制已暴露出较多的弊端。因此,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学生公费医疗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对学生医疗保险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现状对策的研究,实证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四个国家大学生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的特点,如德国实行的强制性医疗保险;美国实行的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英国实行的全民保健体系模式;新加坡实行的强制储蓄型保险模式。在总结上述国家医疗保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情,尝试性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主要构想为:一方面各高校应建立完善学校医院服务功能,从而保障学生日常疾病治疗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将学生纳入到城镇居民医疗的保险体系:一是要在大学生中建立专门的医疗保险基金,当学生遇到就医困难时,给予相应资金帮助;三是各高校学生组织、民政部门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等要建立学生慈善基金会,并构建好贫困学生的临时医疗救助体系;最后,我们要鼓励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商业保险,将商业保险作为学生医疗保险必要补充,不断提高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进而在大学生中建立起“小病靠学校、大病靠社保、商保做补充、慈善基金多帮扶”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学生医疗保险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