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语言固有的特征,也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使用模糊语能够表达出语言的意境美,同时传达出言外之意。模糊语的翻译,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的推理过程密切相关的。模糊语的翻译要基于认知语境来对模糊意图进行动态的推理。由于模糊语言的模糊特点,对模糊语言的理解必须借助认知语境,因此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对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进行分析,在语境中推断出其模糊意图从而找到最佳的翻译途径,显得由为重要。尽管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在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将其应用于模糊语的翻译,成果鲜为少见。基于此,本文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关联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模糊语及其翻译过程中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和推理过程,并且对模糊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于关联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对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背景,阐述了关联理论及模糊语理论,包括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合作原则。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作者首先从关联的角度介绍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过程。接着,作者阐述明示推理过程及译者主体性对模糊语翻译产生的影响。揭示了译者在这个交际过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产生最佳关联性,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以及源语言环境。最为重要的是作者结合《傲慢与偏见》中的模糊语,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语境观及合作原则三个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模糊语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模糊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关联原则理论对模糊语的翻译的启示和帮助,并且提出建议以及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者希望本文可以对今后《傲慢与偏见》的新视角研究有所裨益。同时作者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模糊语的翻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人类实践和认知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一些具有过渡状态的事物或现象认识的任意性或主观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模糊语。更重要的是,模糊语通常出现在人物对话中。作者将《傲慢与偏见》中模糊语按词性分为六类,即情态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以及量词。同时用关联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模糊语。2)在翻译模糊语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词法和减词法,从而将模糊语更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3)在翻译模糊语的过程中,译者应当遵循关联理论寻找最佳关联,才能让译文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的语境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源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