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族碉楼是羌族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羌族人民以其勤劳善良的民族基因与古拙简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四川省岷江上游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且以一种与世无争的乐生观栖居在那片自然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的高原。从美学视角出发研究羌族碉楼,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尝试。本文除绪论之外分为五章,分别从羌族碉楼建筑概述、羌族碉楼建筑的原则、羌族碉楼的审美特征、羌族碉楼的审美内涵、羌族碉楼文化发展的审美反思这五方面对羌族碉楼进行“全景式”美学研究。第一章梳理了羌族碉楼的起源、发展、类型及碉楼的形成与羌区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第二章首先强调羌族碉楼选址的防御性,然后介绍羌族碉楼建造的过程,再以典型案例分析羌族碉楼的四种空间布局,得出修建羌族碉楼所蕴含的技艺美与修建原则;第三章分析羌族碉楼的实用、坚固、美观这三大审美特征;第四章通过详细分析羌族碉楼的选材、构造原理和古法营造技艺,得出羌族碉楼具有古拙之美,以白石崇拜和火塘文化为例总结得出羌族碉楼还具有崇高之美与和谐之美,这三大审美内涵进一步彰显了羌族碉楼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蕴;第五章围绕羌族碉楼文化的发展和审美价值作反思与展望,并分析了羌族碉楼古法营造技艺传承的困境与古拙之美的关系、羌族人民拥有“文化自觉”与崇高之美得以继续发扬的关系、再以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为典型成功案例,展示其最大化地沿袭了羌族碉楼审美内涵中的和谐之美,说明只要能在不脱离羌族文化根基的原则下,科学、和谐地发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对羌族灿烂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羌族碉楼作为羌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以美学视角对其进行审美观照,发掘羌族碉楼中“美”的属性,将有利于保护、传承羌族优秀文化,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