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褐藻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清洁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带为原料,采用新工艺对褐藻糖胶进行提取、优化、然后纯化分级、理化性质分析以及生理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所得主要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采用高速粉碎的方式粉碎干海带,0.5%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作为浸提剂并结合乙醇沉淀得到粗褐藻糖胶。通过提取条件的优化分析,获得了新工艺最优浸提条件: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机械搅拌3 h,浸提结束后调节浸提液的pH值为7。采用透析的方式除去粗褐藻糖胶中残留的EDTA,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吸附透析所用水中的EDTA,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在新工艺最优条件下,粗褐藻糖胶(CF)的提取率约为16%,总糖含量为73.00%,硫酸基含量为27.95%。粗褐藻糖胶经DEAE Sephadex A2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级纯化,0~2MNaCl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F1,F2和F3,各组分的回收率为 13.00%,52.95%,7.08%。F1,F2 和 F3 的总糖含量分别为 64.82%,68.40%和 45.42%,硫酸基含量分别为 17.77%,30.38%,13.20%,硫酸基含量和岩藻糖含量的摩尔比为2.09,2.02,1.82。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对粗褐藻糖胶及其级分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F1和F2以岩藻糖为主要成份,而CF和F3以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主要成份。采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测定粗褐藻糖胶及其级分的分子量,CF,F1,F2 和 F3 的分子量分别为 64.04 KDa,28.95 KDa,46.17 KDa 和 30.01 KDa。对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级得到的3个组分及粗褐藻糖胶进行红外分析,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粗褐藻糖胶及其3个级分均含O-H伸缩振动峰(3416-3440 cm-1),是糖类特有的红外光谱吸收峰;C-H伸缩振动峰(2920-2988 cm-1)为岩藻糖中甲基相对应的吸收峰;S=O伸缩振动峰(1254-1296 cm-1),为硫酸基团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峰,证明CF,F1,F2和F3均含有硫酸基团;CF,F1和F2在 820cm-1附近的吸收峰(821 cm-1,820 cm-1,821cm-1)是C-O-S的伸缩振动,说明具有C2或C3位被硫酸基取代的结构,而F3并未出现相应的吸收峰。对粗褐藻糖胶及其级分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1和F2的抗氧化活性较好,高于CF和F3的抗氧化活性。这与硫酸基含量,硫酸基与岩藻糖的摩尔比率,单糖组成等因素有关,且由这几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不是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粗褐藻糖胶及其级分的抗肿瘤活性较低,尤其是F3,在浓度为2 mg·mL-1时抑制率小于F1和F2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这与样品的硫酸基含量、单糖组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构建白念珠菌CaPDE2基因缺失株,研究其功能.通过PCR扩增构建含有CaPDE2基因同源臂100 bp的SAT1-flipper敲除盒,用于敲除CaPDE2第一等位基因;然后通过构建CaPDE2基因的URA3-bl
为提高认证测试模型理论的教学效果,采用概念剖析、性质挖掘、方法优化和萃取的方式,从教学角度给出消息组件、测试组件、认证测试结构一些注记,并结合具体安全协议,给出实例
目的:回顾分析主动脉夹层(AD)危险因素评分表快速识别AD。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确诊的AD病例73例资料,将其分为急诊AD组(32例)和门诊AD组(41例),分析两组就诊特点、确诊方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双通道快速同步换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4例,给予双通道快速同步换血术治疗,观察换血后患儿相
新时代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阶段企业转型背景下,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变得刻不容缓,本文结合现阶段煤炭企业
“仁”和“礼”是儒家学说中的两个核心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梳理二者的思想可以看出:儒家的“仁”和“礼”是“仁本礼用”的关系,二者对后世产
作者会同国内有关单位开发研制的我国新一代拉索——OVM 平行钢绞线拉索体系,具有许多优点,是国内斜拉桥发展的新趋势;它已成功地用在柳州四桥等五座桥梁中,并正用于施工中的
昨日,江门代表团继续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和预算草案报告。虽然已连续讨论三天,但代表们发言热情不减,纷纷“抢麦”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关于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解
报纸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3例。常规组应用异丙托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