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研究——以豫东南中小城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小城市更新与发展,既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又注重建构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但仍然造就了大部分中小城市千城一面、缺乏特色,其因为是多方面的,但对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欠缺是其主要因为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研究和合理利用这种关联性对于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于构建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写作过程中调研分析了豫东南驻马店、信阳、周口三地辖区内25个县城,通过对这些县城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二者之间相互关联性。   本文首先解析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及二者的关联性三个概念的内涵。   其次,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特性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借助对历史文化资源构成要素(即历史街道、古城墙、历史水系以及点状或片状历史传统建筑)和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构成因子进行解析,分析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程度,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的更新与发展对历史文化资源产生的影响,综合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发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关联作用及影响程度,最后总结二者之间的关联度;通过对二者之间关联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性和永恒性分析,研究二者之间关联的特性。   最后,结合实例研究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更新原则方法与途径。促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和谐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更新过程中,依据二者之间关联度和关联特性,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性、协调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原则,利用整体性手法、历史性手法、延续性手法、系统性手法和共生性手法,通过二者要素的更新(即历史街道及古城墙与城市街道协调更新,历史水系与城市河流景观的协调更新,历史建筑与城市标识协调更新),促进老城区内部空间更新与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城市外部空间与历史文化资源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城市住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时期建造的住宅已不能满足
照明设计中色光的合理运用给城市夜间光环境的总体定位、特色营造、风格的确定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夜间,光色是人类情感与环境之间极为重要联络因素,不同的光
学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深入开展,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开始向农村经济倾斜。新农村建设的各类投入不断增大,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与支持,并不断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中,积
本文是一项针对当代建筑的开放性设计手法的专题研究。文章从建筑形式秩序组织的角度入手,紧紧围绕着“开放”与“控制”这对关键词来分析阐释,通过对数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知
县城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性质、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建筑强度、居民出行方式、用地结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因地制宜的对县城绿地结构布局进行调
一个完整的方法论需要两个层次,其一:对于方法的认识,其二:具体的方法。   本文的内容是关于建筑学理论的形成方法。所谓建筑学的理论是指建筑历史上形成的具体的理论文本,其内
前人对热舒适的相关研究一直汇集于人们长时间停留的建筑室内空间。但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在业余时间更加倾向于走出室内,到户外进行锻炼、娱乐和交流。于是室外
论文反思当今丧失人文性目标而被动强化物质层面的城市交通系统,笔者认为对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研究从“人”本身出发,是避免“车”本位的交通规划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交通规
本研究主要探讨生土建筑遗产保护的适宜技术选择以及技术层面的保护原则理论等若干问题。在阐述生土建筑遗产的价值的基础上,明晰生土建筑遗产的概念和范畴;以具有典型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