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且逐渐把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而在国际上,福利国家的变革趋势却是逐渐削减财政的社会保障责任。那么,财政对社会保障到底承担什么责任呢?如何承担责任呢?有哪些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系统梳理社会保障财政责任文献,进一步从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出发,结合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保障供给及其财政责任的综合分析框架。通过该理论框架的总结,为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研究多一个思路。而运用该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安排,对论文采取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基本理论。社会保障供给及其财政责任综合分析框架的创建是论文的重要理论创新。遵循“公共服务供给分析框架→社会保障供给分析框架→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理论”的思路,本文为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提示我们,公民在社会保障供给中居于中心地位;成功的社会保障供给,不仅需要资金和资源投入,还需要公民参与以及政府对社会保障服务提供者的监督约束;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必须放到社会保障的供给分析框架中研究,社会保障的供给分析框架是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财政投入固然重要,还需要结合供给方式调整财政投入的方式和方向。第三章北京市社会保障供给现状、改进及其对财政的影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保障供给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社会保障供给发展对财政的要求。北京市社会保障供给的研究表明,伴随着北京市社会保障公共需求不断调整和扩展,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指引下,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创新持续推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标准大幅提高,福利传输效率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社会保障供给面临着制度碎片化和缺乏衔接、管理服务效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失地农民保障缺失等众多问题。北京市社会保障供给发展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新要求,也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第四章北京市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的现状分析。运用社会保障责任分析框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社会保障财政责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投入规模持续增加,投入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预算顺利推行,社会保障财政财务监督管理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也存在投入缺乏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基金来源单一、资金保值增值效果较差,等众多问题。第五章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社会保障税在世界范围受到欢迎,不同筹资管理模式下的财政管理也不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依赖政府。港台地区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经验表明,公教人员也需要缴纳社会保险金;财政对社会保险资金的补贴应放在明处;财政应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支持方式,充分发挥民间机构作用。第六章北京市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完善的政策建议。北京市在多渠道筹资、稳步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的同时,应重点进行投入结构的调整,实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强化对基金的监督管理,防范社会保障供给的泛化和无效化。第七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