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激素应用不同阶段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及处方用药规律,为确定中医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近15年来(1999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的核心期刊,获取目标文献,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纳入50篇文献,共计中医证候17个。在激素足量阶段,阴虚火旺型共38篇,占70.37%,阴虚内热型共5篇,占9.26%,阴虚湿热型共4篇,占7.40%,阴虚毒盛型、湿热内盛型各3篇,各占5.56%,热毒壅盛型共1篇,占1.85%。而在激素减量阶段,气阴两虚型共23篇,占40.35%,阴阳两虚型共17篇,占29.82%,肾阳虚型共7篇,占12.28%,脾肾阳虚型共5篇,占8.77%,脾肾气虚型共4篇,占7.02%,气阴两虚兼湿热型共1篇,占1.75%。而在激素维持阶段,脾肾气虚型共20篇,占35.09%,脾肾阳虚型共13篇,占22.80%,肾阳虚型共8篇,占14.04%,气阴两虚型共7篇,占12.28%,阴阳两虚型共4篇,占7.02%,肝肾阴虚型共3篇,占5.26%,肾气虚型共2篇,占3.51%。经统计,共涉及中药97味。药物出现总频次为1164味次,其中激素足量阶段406味次,激素减量阶段368味次,激素维持阶段390味次。其中,补益药578味次,占49.66%,居于首位,其次是清热药(192味次,占16.49%)、利水渗湿药(121味次,占10.40%)及活血化瘀药(113味次,占9.70%),而收涩药、温里药、理气药、解表药等相对占比例较少。在激素足量阶段,清热药频次最高,为149味次,占36.70%,主要为生地、丹皮、知母、黄柏;补虚药居第二位,使用频次为129味次,占31.77%,主要为女贞子、墨旱莲、山药、枸杞子。而在激素减量阶段,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为205味次,占55.71%,其次是利水渗湿药(39味次,占10.60%)和活血化瘀药(37味次,占10.40%)。补虚药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主要为:黄芪、党参、山药、白术、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墨旱莲、女贞子等。而激素维持阶段,仍是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为244味次,占62.56%。其次为利水渗湿药(37味次,占9.49%)和活血化瘀药(35味次,占8.98%)。补虚药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主要为:黄芪、白术、党参、山药、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等。且各阶段活血化瘀药均占据较高比例。结论: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足量阶段,以阴虚火旺、阴虚内热型为主要证型;激素减量阶段,以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为主要证型;而在激素维持阶段,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瘀血内停则贯穿疾病的整个病程。纳入的36篇文献中,补益药使用率最高,清热药次之,居第二位,利水渗湿药的使用率位于第三位,活血化瘀药位居第四。在激素足量阶段,清热药使用率最高,其次为补虚药;在激素减量阶段,补虚药频率最高,其次为利水渗湿药;而在激素维持治疗阶段,补虚药使用率占绝大多数。各阶段活血化瘀药物均占据较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