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长安区南郊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以及大量的实地调研,来阐述郊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围绕人·空间·自然三者的关系,积极利用地方自然环境资源,协调城镇整体生态环境,促进城市郊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城市郊区生态环境的架构,来完善城市郊区的规划设计体系,进而提出在城市郊区化过程中,西安南郊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如何相对稳定,及城市规化过程中怎样结合自然的空间形态法则,去把握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郊区的生态环境组分与结构极为复杂,是多种环境互为交叉的地带,城乡生态系统一般比城市和乡村子系统更为复杂、异质和多变。其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的同时又有显著的互补性。
人类在城市建设活动中的思想依次经历了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等几个阶段。在传统的经济导向下,人类片面追求超高速的经济增长,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人口猛增、能源紧张、粮食短缺、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五大世界性危机以及城市中交通拥挤、空气污浊、水源污染、生活居住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小汽车猛增、城市地域无序蔓延等一系列不良问题出现。迫使我们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病的根源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郊区化和郊区生态理论的探讨,迫切需要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手段来参与、指导和协调,运用生态学原理,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与学科空间,正如吴良镛先生所指出:“城市规划不只是规划城市,还是落实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国策的具体行动与积极措施之一。”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思想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树立城郊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正关系”的观点,在处理城郊与自然的矛盾时,才能摆正其在自然界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