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化所)是在原满铁中央工业试验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早期的发展,经历了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再到归属中国科学院后的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直到化学物理研究所等阶段。
一个殖民地机构如何转化为新中国的国立科研机构?在此转变过程中,科研工作在如何延续和变化?考察这个过程可说明后发国家,殖民地科研机构也是重要的科学基础。研究所初期,其定位和科研方向及组织结构由于国家经济、科研布局的调整都在不断变化,变化着的科研任务与研究所的学科基础与发展有何种关系?在此过程中,国家需求和研究所的发展和学科基础呈现何种关系?利弊如何?在此过程中,科学研究和政治运动的关系如何?研究所书记和所长对研究所的发展有何影响?二战后形成的东西方冷战大背景对研究所的发展影响如何?这都是本文的主题所在。
本文以原始档案和部分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梳理了该所从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到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发展变化历程。以上述问题为中心,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1、研究所从1949年到1961年,所名由浮泛到具体的不断变化,其实是反映研究所内部经历了一个研究方向从多元到单元的过程。原满铁中央试验所农产,窑业,金属,燃料等多元并举综合发展的局面逐渐被改造为只有液体燃料石油及化学物理研究的单元方向。
2、1954—1960年研究所名为石油所,这个时段虽只有短短6、7年,但却是研究所六十年代前研究内容最稳定、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在对石油任务的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得到较好发展,初步建立起催化,色谱,化工等学科。在对高能燃料的研究中建立起化学物理学科基础。
3、国家需求首先是任务的完成,其次才是学科的发展。任务带学科,在某种意义上,是执政者的一种自我单向设想和总结,也可看做是一种对政绩的自我张扬。它没有给学科尤其是科学家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4、研究所党委书记白介夫、刘时平及所长屈伯川、董晨、张大煜的不同“个性”对研究所的发展影响不同。
5、阻碍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诸因素中,对国内政治运动强调的多,对国际冷战影响的探讨刚刚开始。大化所,它的源头,既是二战的遗物,也是冷战开始的见证。它的后续研究,比如方法上先亲苏排美,后美苏一起批判、标榜自立等等做法都充满冷战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