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视野下的心灵世界——霍桑心理罗曼史创作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霍桑的心理罗曼史这一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霍桑心理罗曼史的艺术形式和主题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并总结出霍桑带有神性色彩的人性观,并由此归纳出霍桑独特的思想观念与艺术价值,揭示霍桑不同于同时代人的超前意识与现实意义。全文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为心理罗曼史之艺术形式。着重归纳霍桑心理罗曼史作品中的形式特征。第一节阐述霍桑心理描写的色彩基调:红与黑,分析两种颜色的内涵与象征意义,为下文论述作品中的罪恶主题做铺垫。第二节分析哥特式的阴郁氛围,揭示出作品主人公的孤独心理。第三节通过双重否定语言形式的展现,观察作家矛盾的内心活动。 第二章为心理罗曼史之主题内容。本章综合分析了霍桑罗曼史式的心理探索所揭示的三大主题,即罪恶、孤独与寻求,为第三章的思想根源探究做理论准备。第一节为本章的论述重点,从两方面阐释霍桑的人性本恶的罪恶观,揭示出清教主义思想对霍桑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二节为如影随形的孤独。着重论述在罪恶观念的影响下,霍桑心理罗曼史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孤独感。第三节主要通过作品中主要人物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出寻,反映出霍桑期望在罪恶与孤独中寻找一种和谐平衡状态的意识。 第三章为心理罗曼史创作之思想根源。这部分是全文论述的重点和归结点。第一节主要分析霍桑对于清教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霍桑自觉接受清教主义的“原罪说”和“命定论”等观点,然而他又看到了人们对清教的信仰危机及清教对人的迫害,使他陷入矛盾中。第二节阐述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的批判性接受。超验主义思想中的超灵、自助和自然观与霍桑的思想产生了共鸣,然而他也看到了超验主义思想的弊端,用一种审慎的态度思考人性。第三节着重探讨霍桑具有神性色彩的人性观。霍桑一方面召唤朴实的人性,另一方面又倡导用宗教式的救赎来消除人性之恶,回归本真。虽然他的人性观存在缺陷,但他对人的思考,对人性的认识无疑是深刻的。 结语:霍桑将人性中的善与恶置于矛盾斗争的状态中,他的人性观体现出现代性的一面,令他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其他文献
本文在传统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广西梧州话语法进行了全面调查描写,并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学者们对桂东南地区的粤方言缺乏关注,因此对广西大多数粤方言点的调查还是空白。梧州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追忆似水年华》是他倾其一生精力和心血而写就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回忆构成了作品最基本的心理机制,是作品内容得以展现
韩元吉和韩淲是南宋词坛的一对父子作家。作为北宋“桐木韩家”的后裔,他们身负兴盛家族的使命,怀有积极报国的志向,在政治和文学上努力进取。他们创作丰富,诗文词兼擅,在当时文名
焦点是句子信息的一种显现形式,是需要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它在言语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通过语序、语音、标记词、句式等手段凸显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