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污泥减量技术及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大批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污泥产量大幅提高,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投资及运行成本高、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妥善处理处置污泥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现有污泥源头减量技术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效能不稳定以及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的矛盾等问题,研究以开发工艺简单、低成本、便于管理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为目标,提出基于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的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技术。通过对SBBR系统充氧方式调控研究,成功构建出了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系统,研究考察了运行控制条件(负荷、温度和碳源种类)对系统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得出了系统运行的关键工况参数。针对该污泥减量系统表现出的低污泥产率和高效生物除磷特征,通过对污泥的磷平衡、磷形态分析及结合态磷化氢检测,探讨了原位污泥减量系统的除磷途径,初步证明其除磷途径为磷酸盐生物还原。在此基础上,采用微电极技术量化分析了减量系统生物膜内微环境的ORP分布,通过对生物膜污泥中ATP、微型动物及污泥粒度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供氧阶段系统内能量耗散规律、系统内微型动物捕食作用及污泥溶胞程度,探讨了原位污泥减量系统污泥减量主要途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①充氧方式对原位污泥减量系统构建影响显著。对SBBR反应器采用间歇充氧曝气30min/停曝30min的方波供氧运行方式时,稳定运行6周后,系统污泥产率为0.0218 kgMLSS/kgCOD,其污泥产率比连续曝气、曝气15min/停曝15min时,分别减少了72.38%、66.49%,试验结果表明:该充氧方式能使系统生物膜污泥内ATP呈现曝气阶段升高,停止曝气阶段降低的规律性波动,曝气阶段为0.0026mgATP/gMLSS~0.0055mgATP/gMLSS,停曝阶段为0.0014mgATP/gMLSS~0.0023 mgATP/gMLSS,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耗散,强化了生物膜中生物解偶联作用,成功构建出了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系统。   ②运行控制条件(负荷、温度、碳源种类)对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系统效能影响显著。系统最大运行负荷为4.0 kgCOD/(m3填料·d),对应污泥产率为0.029kgMLSS/kgCOD。温度为10℃、15℃、20℃和25℃时,各反应器平均污泥产率分别为0.0432kgMLSS/kgCOD、0.0328kgMLSS/kgCOD、0.0318kgMLSS/kgCOD和0.0292kgMLSS/kgCOD,25℃时,系统内平均污泥产率最小。当进水有机质为淀粉、乙酸钠、粪水和葡萄糖时,反应器对应平均表观污泥产率分别为0.0583kgMLSS/kgCOD、0.0480kgMLSS/kgCOD、0.0348 kgMLSS/kgCOD、和0.0292kgMLSS/kgCOD,当进水碳源为葡萄糖时,系统污泥产率最小。   ③负荷对原位污泥减量系统微环境影响显著。随着负荷的增加,反应器生物膜内部好氧环境逐渐减小,缺氧环境逐渐增加。负荷为4.0kgCOD/(m3填料·d)时,生物膜厚度为1.2cm,此时,反应器在曝气阶段与停曝阶段形成了好氧/缺氧交替运行的微环境,并且系统内污泥ATP呈现出曝气阶段升高,停曝阶段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当负荷为1~4kgCOD/(m3填料·d)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曝气与停曝阶段污泥中ATP变化幅度逐渐增大,分别在0.001~0.0055mgATP/gMLSS、0.010~0.022mgATP/gMLSS、0.011~0.022mgATP/gMLSS、0.007~0.023mgATP/gMLSS之间,负荷为4kgCOD/(m3填料·d)时,系统曝气阶段与停曝阶段污泥中ATP变化最大。   ④在水温为25℃,挂膜密度为45%,有机负荷为4.0 kgCOD/(m3填料·d),供气量为150L/h的最佳运行工况下,反应器污泥产率为0.029kgMLSS/kgCOD,与传统SBBR工艺污泥产率0.158 kgMLSS/kgCOD相比,平均污泥产率减少了81.52%,污泥减量效果良好;系统出水COD、NH4+-N、TN去除率分别为96.5%、88.8%和76.8%,可达一级B排放标准,出水TP为1.8mg/L,去除率为64%,投加氯化铝、三氯化铁进行化学强化除磷后达一级B排放标准,化学污泥产率为0.0003 kgMLSS/kgCOD和0.0002kgMLSS/kgCOD,分别占系统生物污泥产量的1%和0.6%,化学污泥对整个系统污泥产率影响极小。   ⑤构建的原位污泥减量系统在高效污泥减量的同时,生物除磷率达到了64%,对系统的磷平衡分析表明:反应器连续运行30d后,液相中磷损失量为1440mg,固相中磷增加了1016.7mg,系统中磷共损失了423.3mg。同时,系统固相中含磷量为2.02%,低于传统聚磷菌除磷工艺中污泥含磷量3%~7%,系统内的结合态磷化氢(MBP)值为1.8μg/gWS。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减量系统中生物除磷途径为磷酸盐生物还原,该生物除磷途径解决了聚磷菌除磷富磷污泥排放与污泥减量的矛盾。   ⑥原位减量系统机理研究表明,生物能量解偶联为该减量系统主要减量途径。反应器周期运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好氧/缺氧交替运行微环境,为原位生物解偶联提供了环境条件,第一次曝气/停曝交替运行时,曝气阶段生物膜内ORP为-53.21~34.32 mV,好氧缺氧环境分别占16.7%和83.3%;停曝阶段生物膜内ORP为-140.35~-75.64 mV,此时膜内全部为缺氧环境。最后一次曝气/停曝交替运行时,曝气阶段生物膜内部ORP为-41.86~130.43 mV,好氧环境和缺氧环境分别占33.3%和66.7%;停曝阶段生物膜内ORP为-68.66~14.32 mV,好氧缺氧环境分别占8.3%和91.7%。原位污泥减量系统中形成了良好的好氧/缺氧交替运行的微环境,为原位生物解偶联提供了环境条件。同时,系统生物膜污泥内ATP呈现曝气阶段升高,停止曝气阶段降低的规律性波动,曝气阶段为0.0185mgATP/gMLSS~0.0234mgATP/gMLSS,停曝阶段为0.0071mgATP/gMLSS~0.0081 mgATP/gMLSS,反应器周期运行过程能量耗散良好,表现出了明显的生物解偶联作用。   ⑦系统定量研究表明,传统SBBR系统生物膜上微型动物种类多,数量大,附着型纤毛虫达到1150个/mL,轮虫达到110个/mL,同时还出现了红斑顠体虫,达到35个/mL,反应器中存在大量的红斑颗体虫聚集的现象;而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系统中,轮虫数量基本没变,附着型纤毛虫减少为950个/mL,同时红斑顠体虫逐渐消失,表明系统在微生物捕食方面表现出减弱的现象。   ⑨系统污泥溶胞减量效能研究表明,传统SBBR系统中,污泥平均粒径为12.82μm,与原位减量SBBR系统污泥平均粒径12.6μm相比无明显差异。传统SBBR系统中,污泥颗粒粒径大于5μm的占92.18%,大于10μm的占59.76%,大于20μm的占10.82%;而原位减量系统中,污泥颗粒粒径大于5μm的占87.27%,大于10μm的占54.17%,大于20μm的占12.92%。原位减量系统平均污泥粒径与传统SBBR系统污泥平均粒径相近,表明该系统内部没有明显的污泥水解溶胞现象,通过水解酸化溶胞污泥减量不是其主要途径。   研发的原位生物解偶联污泥减量技术,实现了污泥生物解偶联减量系统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操作运行简便的目标,并解决了污泥减量和聚磷菌生物除磷矛盾,为源头污泥减量技术开辟了新途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集中供热系统作为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热能。历次震害表明,生命线系统的许多结构和设施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巨大的损伤,比如桥梁
风电作为现今国家大力发展的一种清洁能源,其装备制造及基础结构建设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垂直轴风力机相对于水平轴风力机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是学界和工程界对垂直轴
地震常常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地震发生后,防灾减灾相关部门要对灾害的损失进行评估,而对震损结构的评估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灾害损失评
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因其高强、耐腐蚀等特性,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FRP组合结构,即FRP-混凝土
长期处于水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遭受软水侵蚀过程中将发生材料的耐久性退化现象。主要是水泥基材料中的钙化物溶解并扩散到环境水中,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因钙溶蚀引起的耐久
实心钢管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已经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使用,而空心钢管混凝土由于采用工厂预制,相比实心钢管混凝土具有质量可靠、自重轻、可以现场直接安装等优点,在输
深部采矿工程中,岩体处在高温高压的复杂环境下,矿井巷道的掘进、支护与维护问题愈加突出。深部矿井巷道围岩表现出的明显的大变形、高地压及长期持续流变的特性对工程施工提
研究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对于高氯环境下结构的使用寿命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优选胶凝材料,制备9种配比的普通混凝土和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采用等温吸附和自然扩散两种测试方法,研究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结合规律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对比两种试验方法,寻求长期扩散试验的快速替代方法。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对氯离子总结合及物理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非线性吸
目前,地裂缝已成为西安市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年来给城市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发展方面也带来了一定制约。但随着控制开采地下水,地裂缝活动也明显减弱,人们希望能进一步利用地裂缝带土地资源与现有规范限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所以,深入了解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影响范围,对促进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降低经济损失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出裂缝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包括裂缝的扩展方向和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目前探讨俯冲带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以及横竖向反应谱比衰减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理论